 
			 
				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传奇经历素来让人惊叹,可无论是传记还是影视作品均无法准确表现萧红的真实内心世界,鉴于此,本书将萧红生前的文字首次编年整理,按照萧红的人生轨迹排序,完整真实地用萧红自己的话语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萧红,可以说一本不折不扣的“自传”.另外书中联合萧红纪念馆,首次展出近40幅珍贵照片,让读者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萧红。
萧红(1911年—1942年),黑龙江人,原名张道莹。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人须要为着一种理想而生活着。即使是日常生活上的很琐细的小事,也应该有理想。” 因为说这话的是萧红,所以我分外心动。 如果萧红生在某个和平年代,她会少些流离吧,也许生命就不会这么一直奔波找寻,也许就能安顿着有一个家,不同于她所逃离的父亲的家。 在图书馆看到这...
评分“人须要为着一种理想而生活着。即使是日常生活上的很琐细的小事,也应该有理想。” 因为说这话的是萧红,所以我分外心动。 如果萧红生在某个和平年代,她会少些流离吧,也许生命就不会这么一直奔波找寻,也许就能安顿着有一个家,不同于她所逃离的父亲的家。 在图书馆看到这...
评分“人须要为着一种理想而生活着。即使是日常生活上的很琐细的小事,也应该有理想。” 因为说这话的是萧红,所以我分外心动。 如果萧红生在某个和平年代,她会少些流离吧,也许生命就不会这么一直奔波找寻,也许就能安顿着有一个家,不同于她所逃离的父亲的家。 在图书馆看到这...
评分“人须要为着一种理想而生活着。即使是日常生活上的很琐细的小事,也应该有理想。” 因为说这话的是萧红,所以我分外心动。 如果萧红生在某个和平年代,她会少些流离吧,也许生命就不会这么一直奔波找寻,也许就能安顿着有一个家,不同于她所逃离的父亲的家。 在图书馆看到这...
评分“人须要为着一种理想而生活着。即使是日常生活上的很琐细的小事,也应该有理想。” 因为说这话的是萧红,所以我分外心动。 如果萧红生在某个和平年代,她会少些流离吧,也许生命就不会这么一直奔波找寻,也许就能安顿着有一个家,不同于她所逃离的父亲的家。 在图书馆看到这...
剛開始覺得還不錯,可惜畢竟年齡小,小家子氣很重
评分2016年1月第一次赴哈尔滨购于中央书店 2017年2月第三次去哈尔滨于动车上读完
评分选的文章大多早已读过,只不过按照时间线串联起来,所谓“自传”,不过是圈钱的手段,如此编纂没有任何可读性,不如百度百科介绍的清晰明了。
评分你美丽的栽花的姑娘/弄得两手污泥不嫌脏吗/任凭你怎样的栽/怕也栽不出一只相思的树来——萧红《栽花》
评分这个版本的亮点就是添加了对萧红生平的叙述和考证,按阶段编排散文,还加入了很多真实照片,对想要从多方面立体地了解萧红的人来说帮助很大。可能是因为标题“萧红自述”四个字确实存在不妥,不然我想象不到为什么同样是萧红本人的作品,与其他仅收录其散文的版本打分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