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中國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呂思勉
出品人:
頁數:336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1-1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132963
叢書系列:含章文庫
圖書標籤:
  • 呂思勉
  • 曆史
  • 中國通史
  • 通史
  • 中國史
  • 中國
  • 已購
  • 多看閱讀
  • 中國曆史
  • 通史
  • 曆史
  • 文化
  • 古代史
  • 近代史
  • 當代史
  • 政治
  • 社會
  • 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通史》是呂思勉先生於抗戰期間創作的。為適應當時曆史教學的需要,本書簡明扼要,語言通俗易懂。齣版後,成為民國時期發行量最大的中國通史,直至今天,依然是眾多讀者入門曆史的首選。

全書概括講述瞭中國從上古到現代幾韆年的曆史變遷,對重大曆史事件、社會經濟、政治製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都進行瞭係統地總結。本書不僅可以滿足讀者想瞭解中國曆史大事的需求,而且對瞭解中國社會經濟、政治製度以及學術文化等方麵的發展也有極大的幫助。

著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齣生於江蘇常州。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蘇州東吳大學、上海滬江大學、上海光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校任教。與陳垣、陳寅恪和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傢”,也是中國現當代史傢中唯一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門史領域都有著作傳世的學者。

呂思勉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兩部通史:《中國通史》《大中國史》;五部斷代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著中國近代史》;八部專門史:《先秦學術概論》《經子解題》《中國製度史》《中國民族史》《理學綱要》《宋代文學》《呂著史學與史籍》《文字學四種》,以及大量曆史通俗讀物。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緒論 /001
第一章  曆史的定義和價值 /002
第二章  我國民族的形成 /005
第三章  中國疆域的沿革 /007
第四章  中國史時期的劃分 /009
第二編 上古史 /013
第一章  我國民族的起源 /014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會 /017
第三章  唐虞的政治 /020
第四章  夏代的政教 /023
第五章  商代的政教 /026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029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製度 /031
02
第八章  我國民族的滋大 /034
第九章  春鞦的霸業 /037
第十章  戰國的七雄 /040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廣播和疆域的拓展 /042
第十二章 春鞦戰國的學術思想 /044
第十三章 春鞦戰國的政製改革 /046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會 /049
第三編 中古史 /053
第一章  秦之統一及其政策 /054
第二章  秦漢之際 /057
第三章  前漢的政治 /061
第四章  新莽的改製 /063
第五章  後漢的政治 /066
第六章  兩漢的製度 /069
第七章  秦漢的武功 /072
第八章  兩漢對外的交通 /075
第九章  兩漢的學術 /078
第十章  佛教和道教 /082
第十一章 兩漢的社會 /085
第十二章 三國的鼎立 /088
第十三章 晉的統一和內亂 /091
03
第十四章  邊徼民族和漢族的同化 /094
第十五章  南北朝的對峙 /100
第十六章  魏晉南北朝的製度 /103
第十七章  魏晉南北朝的文化 /105
第十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 /108
第十九章  隋之統一與政治 /111
第二十章  唐的開國及其盛世 /114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 /117
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對外交通 /120
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製度 /123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學術和文藝 /126
第二十五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輸入 /129
第二十六章 中外文化的接觸 /131
第二十七章 唐中葉以後的政局 /134
第二十八章 隋唐的社會 /138
第二十九章 五代的混亂 /141
第三十章  宋的統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144
第三十一章 變法和黨爭 /147
第三十二章 遼夏金的興起 /150
第三十三章 宋和遼夏的關係 /153
第三十四章 宋和金的關係 /156
第三十五章 宋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160
第三十六章 宋的製度和社會 /163
04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興和各汗國的創建 /167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 /172
第三十九章 元的製度 /175
第四十章  元帝國的瓦解 /178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 /182
第四十二章 明和北族的關係 /185
第四十三章 明朝的殖民事業和外患 /188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 /191
第四十五章 明的製度 /195
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學術思想和文藝 /198
第四十七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會 /201
第四編 近代史 /205
第一章   明清之際 /206
第二章   歐人的東略 /210
第三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學的傳入 /213
第四章   清初的內政 /217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 /220
第六章   清代的武功 /224
第七章   清中葉的內亂 /229
第八章   鴉片戰爭 /232
第九章   太平天國和撚黨之役 /236
05
第十章   英法聯軍之役 /241
第十一章  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 /244
第十二章  西北事變和中俄交涉 /247
第十三章  晚清的政局 /251
第十四章  中法戰爭和西南藩屬的喪失 /254
第十五章  中日戰爭 /260
第十六章  中俄密約和沿海港灣的租藉 /264
第十七章  維新運動和戊戌政變 /267
第十八章  八國聯軍和辛醜條約 /270
第十九章  遠東國際形勢 /274
第二十章  日俄戰爭和東三省 /277
第二十一章 清末的憲政運動 /281
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製度 /284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學術 /288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會 /292
第五編 現代史 /297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勃興和孫中山先生 /298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運動 /301
第三章   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304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經過 /307
第五章   民國初年的外交和濛藏問題 /310
06
第六章   帝製運動和護國軍 /314
第七章   “二十一條”的交涉 /316
第八章   復闢之役和護法之戰 /319
第九章   參戰的經過和山東問題 /323
第十章   華盛頓會議和中國 /326
第十一章  軍伐的混戰 /329
第十二章  中國國民黨的改組和國民政府的成立 /331
第十三章  五卅慘案和中國民族運動的進展 /334
第十四章  國民革命的經過 /336
第十五章  五三慘案和對日之交涉 /338
第十六章  關稅自主的交涉經過 /340
第十七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的經過 /343
第十八章  中俄的齟齬 /346
第十九章  日本的侵略東北 /348
第二十章  國民政府的政治 /352
第二十一章 現代的經濟和社會 /356
第二十二章 現代的教育和學術 /359
第六編 結論 /363
第一章   我國民族發展的迴顧 /364
第二章   中國對於世界的使命 /36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不太厚的一本书,能说尽中国民国以前的历史大概,该是很考验功力的了。我只看到南北朝时期,便已经很低落了。 从华夏文明的发源讲起,客观清晰的表述很得当,除了充斥纸间的以本民族文化为优,异族为低劣的“民族自豪感”让我很不欢喜。本来部落间野蛮攻伐,是文明低劣的表现...  

評分

浅浅读罢这本吕思勉先生力作,心里是有许多感触的。本来选择读此书,一是为再全面了解国史,二是学习大师的治学方法与思路,三是思考史评。因而产生一些看法,就作此文记录之。 诚之先生确为大家,这从他史料博厚、见微知著的治学特点是可以领会到的。中国史料庞杂,而作者在很...  

評分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 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决...  

評分

本书原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估计是这名字实在是太土了,于是便改了个名字,只是这改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又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快消读物。 据说这本应该是作者最通俗的一本通史了,但是:1.300页不到的一部通史,可想内容的提纲性特点;2.本书已经是白话了,但是作...  

評分

如果你是一名中国人,我认为你就应该好好看一看,这本书写于民国时期,作者写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希望在假设中国亡国之后,华夏子孙依旧能够铭记自己是名中国人,并为中国的再次建设提供依据。可以想象,作者创作这本书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一个纯粹的文科生会不假思索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呂思勉的民族主義太強烈瞭,一個曆史學傢有這麼傾嚮性的觀點,有時會讓我覺得不舒服。

评分

不愧為史學大師,真稱得上是博古通今瞭,文字語言也很優美,但有一點,呂思勉先生好像隻是把漢族統治過的國度稱為“我國”,而把其他民族稱作入侵者,建立的統一的國傢歸於“我國之外”,這種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讓人難以苟同。

评分

從紀實、政治、文化、製度、賦稅等角度、細節記錄各朝各代各個時期的曆史,直至抗戰民國時期,最後以羅素的“東西洋人,是各有長處的,西洋人的長處,在於科學的方法,東洋人的長處,在於閤理的生活”點明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並以國人調和的社會處世方式點明對世界人民的使命。縱觀古今,有多少英雄、勵精圖治,又有多少叛臣、庸庸碌碌,齣現在這本書上的人無論平常意外,還是風口浪尖,都影響瞭曆史的方嚮,影響瞭無數人的生活、生命。對我,無論如何弱小角色,唯願此生堅定心誌,實現價值。

评分

自對曆史感興趣開始就想擁有一本《中國通史》,而且是最好的《中國通史》。在網上知道瞭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知道這是目前最好的。 作為一本通史來說,這本書確實很好,最大的特點就是言簡意賅。而且也有作者自己的觀點和傾嚮。 但是我所買的這個版本並不太好,既沒有插圖版本好像不太對。

评分

呂思勉的民族主義太強烈瞭,一個曆史學傢有這麼傾嚮性的觀點,有時會讓我覺得不舒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