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科學導論

計算機科學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清華大學齣版社
作者:瞿 中
出品人:
頁數:363
译者:
出版時間:2014-3-1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235107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計算機科學
  • 導論
  • 計算機科學
  • 導論
  • 編程
  • 算法
  • 數據結構
  • 計算理論
  • 計算機係統
  • 操作係統
  • 網絡
  • 人工智能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理論講解和應用推廣的角度齣發,嚴格根據教育部高教司主持評審的《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2》進行編寫,並參照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美國計算機協會)和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學會)計算學科2005教程,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進行瞭係統化和科學化的闡述,介紹瞭計算機體係結構與組織、程序設計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算法與復雜性、信息管理、軟件工程、操作係統、網絡計算、圖形學和可視化計算、人機交互、離散結構、數值計算科學、智能係統、社會和職業問題等知識點,以便讀者能瞭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全貌。本書每章後均配有一定量的習題,可以讓讀者鞏固所學內容。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作為通信、電子信息、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計算機教材。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計算的起源 1
1.2 計算機的産生和發展階段 3
1.2.1 計算機産生之前的計算曆史 3
1.2.2 計算機的産生 8
1.2.3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12
1.2.4 中國計算機的發展曆程 14
1.3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和發展趨勢 17
1.3.1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17
1.3.2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19
1.4 計算學科 21
1.4.1 計算學科的定義 21
1.4.2 計算學科的本質 21
1.4.3 計算學科的三個過程 22
1.4.4 計算學科新的應用領域 23
1.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知識體係 25
1.5.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
形成與發展 25
1.5.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
定義 25
1.5.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根本
問題及研究範疇 26
1.5.4 計算機科學課程體係的核心
內容 26
1.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教育 28
1.6.1 教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29
1.6.2 工科還是理科 29
1.6.3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30
1.6.4 創新意識培養 30
1.6.5 學習方法 31
1.7 社會信息化的挑戰 32
1.8 計算機産業 32
本章小結 33
習題 33
第2章 計算機體係結構與組織 37
2.1 數值數據 37
2.1.1 數的錶示及數製轉換 37
2.1.2 數的原碼、反碼和補碼 42
2.1.3 定點數和浮點數 44
2.1.4 十進製數的編碼 46
2.2 非數值數據 47
2.2.1 文字信息的編碼 47
2.2.2 聲音的編碼 50
2.2.3 圖形數據的編碼 51
2.3 數據的機器編碼 51
2.3.1 數據的機器級編碼 51
2.3.2 數據的匯編級編碼 52
2.4 數字邏輯與數字係統 52
2.4.1 基本邏輯關係及邏輯門 53
2.4.2 邏輯代數與邏輯函數 55
2.5 計算機係統的組成 58
2.5.1 圖靈模型 58
2.5.2 馮·諾依曼模型 59
2.5.3 計算機係統的組成 60
2.5.4 計算機的硬件係統 60
2.5.5 計算機的軟件係統 67
2.5.6 計算機的特點 68
2.5.7 計算機係統的主要技術指標 69
2.5.8 計算機的分類 70
2.5.9 計算機的基本工作方式 71
2.6 存儲係統的結構 71
2.6.1 存儲器與存儲係統 71
2.6.2 存儲係統的組織結構 73
2.6.3 高速緩衝存儲器 73
2.6.4 虛擬存儲器 74
2.7 輸入/輸齣係統 74
2.7.1 輸入/輸齣係統 75
2.7.2 總綫 75
2.7.3 輸入/輸齣接口 76
2.8 多核技術 77
2.8.1 多核技術時代到來 77
2.8.2 多核的關鍵技術 77
2.9 高性能計算機 80
2.10 並行計算機 81
2.11 分布式係統 81
本章小結 82
習題 82
第3章 程序設計語言 85
3.1 程序設計語言概述 85
3.1.1 程序的概念 85
3.1.2 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 85
3.1.3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
內容 89
3.1.4 高級語言的數據錶示手段 92
3.2 聲明和類型 93
3.3 類型係統 93
3.4 編譯原理 94
3.4.1 編譯程序概述 94
3.4.2 詞法分析 96
3.4.3 語法分析 96
3.4.4 語義處理 97
3.4.5 中間代碼生成 98
3.4.6 中間代碼優化 98
3.4.7 目標代碼生成 99
3.4.8 編譯技術的新發展 99
3.5 程序設計語言的設計 100
本章小結 100
習題 101
第4章 程序設計基礎 103
4.1 程序設計 103
4.2 程序設計方法 103
4.2.1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104
4.2.2 麵嚮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 107
4.2.3 函數程序設計 109
4.2.4 程序設計風格 110
4.2.5 程序設計舉例 111
4.3 基本數據結構 112
4.3.1 基本概念 112
4.3.2 幾種典型的數據結構 113
4.3.3 查找 118
4.3.4 排序 119
4.4 事件驅動程序設計 121
本章小結 122
習題 122
第5章 算法與復雜性 124
5.1 算法分析 124
5.1.1 算法 124
5.1.2 算法的特性 125
5.2 常用算法 125
5.3 算法描述工具 128
5.4 算法的評價 129
5.5 算法設計策略 130
5.6 分布式算法 131
5.7 可計算性理論基礎 131
5.8 NP問題 132
5.9 自動機理論 132
5.10 加密算法 133
5.11 幾何算法 135
5.12 並行算法 135
本章小結 136
習題 136
第6章 信息管理 138
6.1 模型與信息係統 138
6.1.1 信息 138
6.1.2 信息模型 138
6.1.3 信息係統 139
6.2 數據庫係統 139
6.2.1 數據庫 139
6.2.2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141
6.2.3 數據模型 141
6.3 關係數據庫 145
6.3.1 關係數據庫 145
6.3.2 關係模型與關係模式 146
6.4 數據庫查詢語言SQL 148
6.4.1 SQL的特點 149
6.4.2 SQL的功能 149
6.4.3 SQL的基本概念 149
6.4.4 SQL的簡單實例 150
6.5 關係數據庫設計 152
6.5.1 關係數據庫的設計原則 152
6.5.2 關係數據庫的設計步驟 153
6.6 數據庫管理 153
6.6.1 DBA和數據字典 153
6.6.2 數據庫的安全性控製 154
6.6.3 事務處理 154
6.6.4 數據庫的完整性控製 155
6.7 常用數據庫管理係統 156
6.8 數據庫的新發展 157
6.8.1 分布式數據庫 157
6.8.2 空間數據庫 157
6.8.3 多媒體數據庫 158
6.8.4 數據倉庫 158
6.8.5 信息存儲與檢索 158
6.8.6 超文本和超媒體 159
6.8.7 多媒體信息與多媒體係統 159
6.8.8 數字圖書館 160
本章小結 161
習題 161
第7章 軟件工程 163
7.1 軟件工程 163
7.1.1 軟件危機 163
7.1.2 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64
7.1.3 軟件工程過程 166
7.1.4 軟件生命周期 167
7.2 軟件開發模型 168
7.2.1 瀑布模型 168
7.2.2 快速原型法模型 169
7.2.3 螺鏇模型 171
7.2.4 噴泉模型 172
7.2.5 轉換模型 173
7.2.6 智能模型 173
7.3 軟件開發方法 174
7.3.1 麵嚮數據結構方法 174
7.3.2 統一建模語言 174
7.3.3 軟件復用和構件技術 175
7.4 軟件質量評價和保證 177
7.4.1 軟件質量的定義 177
7.4.2 軟件質量的度量和評價 177
7.4.3 軟件質量保證 178
7.5 質量度量模型 180
7.5.1 McCall 質量度量模型 180
7.5.2 ISO的軟件質量評價模型 181
7.6 軟件復雜性 182
7.6.1 軟件復雜性的基本概念 182
7.6.2 軟件復雜性的度量方法 182
7.7 軟件項目管理 183
7.7.1 軟件項目計劃 183
7.7.2 軟件項目計劃內容 183
7.7.3 軟件工程規範 183
7.7.4 軟件開發成本估算 184
7.7.5 風險分析 184
7.7.6 軟件項目進度安排 184
7.7.7 軟件質量保證 186
7.8 軟件可靠性 186
7.8.1 軟件可靠性定義 186
7.8.2 軟件可靠性指標 186
7.8.3 軟件可靠性模型 186
7.9 軟件評審 187
7.9.1 設計質量的評審內容 187
7.9.2 程序質量的評審內容 188
7.10 容錯軟件技術 189
7.10.1 容錯軟件定義 189
7.10.2 容錯的一般方法 189
7.10.3 容錯軟件的設計過程 190
7.11 軟件工程環境 190
7.11.1 軟件開發環境 190
7.11.2 軟件開發環境的分類 191
7.11.3 軟件工具的基本概念 192
7.11.4 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 193
本章小結 193
習題 194
第8章 操作係統 196
8.1 操作係統概述 196
8.1.1 操作係統的概念 196
8.1.2 操作係統的基本組成 200
8.1.3 操作係統在計算機係統中的
地位 205
8.1.4 操作係統的啓動 205
8.2 操作係統的發展 206
8.2.1 手工操作階段 206
8.2.2 批處理係統階段 207
8.2.3 多道程序係統階段 208
8.2.4 現代操作係統階段 209
8.3 操作係統原理 210
8.4 操作係統的分類 211
8.5 操作係統的功能 212
8.5.1 資源管理功能 212
8.5.2 擴展的虛擬機功能 214
8.5.3 網絡操作係統的功能 215
8.6 操作係統的體係結構 215
8.7 並發性 216
8.8 調度與分派 216
8.9 安全與保護 217
8.10 文件係統 219
8.11 容錯 220
8.12 係統性能評價 221
8.13 腳本 222
8.14 主流操作係統 222
8.14.1 Windows操作係統 222
8.14.2 UNIX操作係統 223
8.14.3 Linux操作係統 224
8.15 操作係統的新發展 225
本章小結 226
習題 226
第9章 網絡計算 228
9.1 通信與組網 228
9.1.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28
9.1.2 數據通信方式 229
9.1.3 數據傳輸方式 231
9.2 計算機網絡 232
9.2.1 計算機網絡的起源 232
9.2.2 計算機網絡定義 234
9.2.3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部件 235
9.2.4 計算機網絡的傳輸媒體 235
9.2.5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238
9.2.6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 240
9.2.7 計算機網絡的體係結構 242
9.2.8 計算機網絡間的互聯 245
9.3 Internet和TCP/IP協議 246
9.3.1 Internet的起源及發展 246
9.3.2 TCP/IP協議 247
9.3.3 IP地址 248
9.3.4 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務 249
9.3.5 Intranet 252
9.4 網絡管理 252
9.4.1 網絡管理基礎 252
9.4.2 網絡管理功能 254
9.4.3 Internet的管理信息庫 256
9.4.4 網絡管理協議 257
9.4.5 網絡管理發展方嚮 257
9.5 移動通信與無綫上網 259
9.6 網絡安全機製 259
9.6.1 網絡安全的基本問題 259
9.6.2 網絡安全的內容 260
9.6.3 數據加密技術 261
9.6.4 防病毒技術 262
9.6.5 防火牆技術 263
9.7 網格計算 264
9.8 雲計算與物聯網 265
本章小結 268
習題 268
第10章 圖形學和可視化計算 271
10.1 計算機圖形學 271
10.1.1 計算機圖形信息的處理 271
10.1.2 計算機圖形學的起源 272
10.1.3 計算機圖形學主要研究的
內容 272
10.1.4 計算機圖形學的應用 273
10.1.5 計算機圖形的標準化 274
10.2 圖形係統 275
10.3 計算機視覺和可視化 277
10.3.1 人的視覺 277
10.3.2 計算機視覺 277
10.3.3 可視化 277
10.4 圖形用戶界麵 278
10.5 圖像通信 278
10.6 幾何建模 279
10.7 計算機動畫 279
10.8 虛擬現實 279
10.9 3D打印 280
本章小結 281
習題 281
第11章 人機交互 283
11.1 人機交互 283
11.1.1 人機交互技術 283
11.1.2 人機交互模型 284
11.1.3 人機係統交互界麵的構架 285
11.1.4 人機界麵的設計 287
11.1.5 數據交互 289
11.1.6 語音交互 290
11.1.7 圖像交互 290
11.1.8 行為交互 291
11.2 多媒體技術 291
11.2.1 多媒體 291
11.2.2 多媒體關鍵技術 292
11.2.3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294
本章小結 295
習題 295
第12章 離散結構 297
12.1 離散結構的研究對象及主要內容 297
12.1.1 離散結構的研究對象 297
12.1.2 離散結構研究的主要內容 297
12.2 數理邏輯 298
12.2.1 命題邏輯 298
12.2.2 謂詞邏輯 302
12.3 集閤論 304
12.3.1 集閤的基本概念與運算 304
12.3.2 關係與函數 306
12.4 代數結構 310
12.4.1 代數結構概述 310
12.4.2 格與布爾代數 312
12.5 圖論 313
12.5.1 圖的基本概念 313
12.5.2 路徑、迴路及連通性 315
12.5.3 圖的矩陣錶示 315
12.6 離散概率 317
本章小結 317
習題 318
第13章 數值計算科學 321
13.1 高性能計算 321
13.2 數值分析 322
13.3 運籌學 323
13.4 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模擬 324
本章小結 325
習題 325
第14章 智能係統 327
14.1 人工智能係統 327
14.1.1 人工智能 327
14.1.2 人工智能的主要學派 328
14.1.3 人工智能的研究與應用
領域 329
14.2 知識錶示及推理 332
14.2.1 知識與知識錶示 332
14.2.2 經典推理技術 332
14.2.3 高級知識推理技術 334
14.3 搜索技術 336
14.3.1 一般搜索技術 336
14.3.2 高級搜索技術 338
14.4 自然語言處理 339
14.4.1 語言及其理解 339
14.4.2 句法和語義的分析 340
14.4.3 機器翻譯 341
14.5 智能計算 341
14.5.1 智能計算 341
14.5.2 遺傳算法 342
14.5.3 集群智能 342
14.5.4 人工神經網絡 343
14.6 機器學習 344
14.6.1 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 344
14.6.2 機器學習的發展過程 345
14.6.3 機器學習的主要研究方嚮 345
14.6.4 機器學習策略 346
14.6.5 機器學習方法 346
本章小結 348
習題 348
第15章 社會和職業問題 350
15.1 計算的社會背景 350
15.2 計算機與道德 351
15.2.1 道德的哲學含義 351
15.2.2 道德選擇 351
15.2.3 道德評價 351
15.2.4 計算機專業人員的職業
道德準則 352
15.2.5 計算機用戶的道德 352
15.3 基於計算機係統的風險與責任 353
15.4 知識産權 354
15.5 隱私與公民自由 356
15.6 計算機犯罪 357
15.7 團隊閤作 359
15.8 哲學框架 360
本章小結 361
習題 361
參考文獻 36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