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沈榆
出品人:
页数:4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CNY 19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86000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设计
  • 设计史
  • 沈榆
  • 观念史
  • 艺术史
  • 导论
  • 设计史
  • 现代设计
  • 中国设计
  • 设计观念
  • 文化史
  • 艺术史
  • 现代主义
  • 中国现代艺术
  • 设计理论
  •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在全世界都是年轻的新兴学科,而中国设计的年资就更短了。一门成熟的学科,必然有明确的观念指引,由观念而产生较为明晰的科学范式,由范式而衍生出一系列具体实践,实践印证观念的成效,也能修正观念的偏差,如此循环反复,构成一个不断前进的链条。这自然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中国设计目前达不到这样一个状态。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既无那么多观念生成,也缺乏观念演进的清晰线索,间歇式的引进、学习和模仿,构成了人们对中国现代设计的直观印象。然而沈榆先生通过十几年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思考、理解中国设计的路径。作者将研究坐标放在“设计”也是由设计师们的活动或行为所组成的,是一种人类活动。这样一种行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而作者在研究设计观念史的时候,融入了社会学、科学、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研究中,作者突破贴“标签式”的研究方法,在真实的设计实践与探索中反思,引出了许多有趣且深刻的观点。本次活动作者将与广大读者近距离分享他在研究中的所得、所想。

作者简介

沈榆,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创始人;原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上海设计创意中心秘书长。曾主持过上海机场集团CI计划(策划、设计、实施);中国人寿保险公司CI计划(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奖);上海光大会展中心CI计划(含展览中心、证券银行的策划、实施);APP(金光集团)CI及环境设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域开发计划;上海市淮海路商业形象设计(上海规划一等奖)

APEC会议视觉系统实施;上海图书馆CI系统计划;中国产品设计历史与文化研究。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的“写法”
第一节 中国现代设计观念史的性质
第二节 观念史:中国设计史研究的重要进路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早期中国现代设计观念的源流
第一节 国际技术、产品转移中“设计观念”的渗透
第二节 关于图案的思想资源
第三节 欧洲设计运动对中国设计观念的影响
第四节 黄作燊直接传授现代主义设计观念
第三章
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在中国的释放
第一节 民国工业化思想对于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低度工业化中设计的契机
第三节 中国设计师人格的现代性及设计现代化
第四节 市民文化的形成与设计的影响
第四章
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在中国的延续
第一节 “工程自发型”设计观念的特点
第二节 “设计实践智慧”的价值
第三节 雷圭元、庞薰琹论图案研究
第四节 图案激发的产业能量
第五节 出口贸易中的设计回归
第五章
重构中国现代设计体系的努力
第一节 工艺美术力量的延续及观念再解释
第二节 移植国外知识
第三节 既有观点认识的“设计”问题
第四节 观念表达的新平台
第五节 重建设计知识的世界
第六节 品质生活、商业传播双轮驱动下的中国设计
第六章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港台地区设计
第一节 设计的登场与华丽转身
第二节 设计政策为“经济小龙”注入持久活力
第三节 大中华地区的设计观念的激活与互动
第七章
中国现代设计思想资源的充实与更新
第一节 实体化的中国现代设计观念
第二节 ’91 多国工业设计研讨会
第三节 设计对策及社会要素的配置
第四节 译“西书”与译“东书”
第五节 “语言学转向”下的设计语义追问
第六节 世纪末的设计观念危机
第八章
设计观念的拓展
第一节 关于事理学
第二节 设计史的困惑
第三节 设计观念的溯源与融合
第九章
设计的“复杂思维”
第一节 复杂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设计思想能量对产业的作用
第三节 设计观念实验的价值
第四节 走向协同的理论和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评作者:孙青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 一本讲述中国现代设计史的书 作者以临辟蹊径地研究视角和自然朴素地写作方式 带领读者纵观整个设计史 这是一本让柳冠中、张福昌、许平、娄永琪、方晓风、何人可等业内大咖一致推荐的图书,是什么内容让他们如此推崇?该书的...  

评分

转发同济大学院长娄永琪教授的书评 近年来有关设计史研究话题不绝于耳,西方学者在反思以往研究成果、方法的同时扩大了研究的视域,并大胆提出了世界设计史研究去西方中心化的预言。从面上来看,是西方设计史研究者们已经事无巨细地将自己的历史梳理了一遍,似乎已经再无吸...  

评分

转发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的书评。 “治史”与讲历史故事不同,除了需要有历史学的范式之外,更加需要埋头发现新史料,一如原历史学家傅斯年所述,历史学首先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 历经漫长的等待,中国设计终于诞生了属于自己的史料研究文献,三年前《1949...  

评分

转发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的书评。 “治史”与讲历史故事不同,除了需要有历史学的范式之外,更加需要埋头发现新史料,一如原历史学家傅斯年所述,历史学首先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 历经漫长的等待,中国设计终于诞生了属于自己的史料研究文献,三年前《1949...  

评分

书评作者:孙青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 一本讲述中国现代设计史的书 作者以临辟蹊径地研究视角和自然朴素地写作方式 带领读者纵观整个设计史 这是一本让柳冠中、张福昌、许平、娄永琪、方晓风、何人可等业内大咖一致推荐的图书,是什么内容让他们如此推崇?该书的...  

用户评价

评分

2017.4.17 晴

评分

2017.4.17 晴

评分

作为为数不多的关于中国现代设计史的书籍,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从书籍的目录就看得出来,是典型的学术型学者的作品,仿佛在看博士论文。整体而言书里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和案例,对于了解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很有帮助,特别是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前辈们的努力,真的值得尊敬,很形象的描绘出了当时设计的条件与窘境,有很多有趣的案例。美中不足是整本书线索不够明显,除了时间线以外再无其他,因此感觉是各种史料的拼凑,找到什么史料写什么内容。不过400余页的内容也算扎实,大把的大咖推荐,对于有耐心看完这么厚一本书的小伙伴们来说还是不错的阅读材料。至少可以明确的回答,中国到底有没有现代设计?

评分

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真的很难写。

评分

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真的很难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