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是馮唐十七八歲時創作,關於青春的最初文字。如今看來也是馮唐最純情的文字。這部作品鮮活重現1980年代的往事,可謂是陰柔純情版《陽光燦爛的日子》。作者曾評價“比我現在的東西更像傳統意義上的小說”“對少年的描寫細膩囂張,是我在其他地方從來沒有見過的,我現在肯定寫不齣”。
馮唐特意為《歡喜》的精裝定本,撰寫瞭全新的序言。在這篇文章中,馮唐分享瞭1987年創作這部小說的緣起,以及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重新審視這部作品的心情,他說:“再看,盡管裝得厲害,但是百分之百真實,特彆是那種裝的樣子。或許,也隻有那個年代和年紀,纔有真正的歡喜。”
《歡喜》是馮唐十七歲作品,青春尋找的故事,結構完整,堪比仲永。讀到最後有種莫名的傷感,覺得青春這迴事實在是難以捉摸。多年後的迴憶,似曾相識的瞬間,恍然明白,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也隻有那個年代和年紀,纔有真正的歡喜。酷愛讀書的鞦水,有著普通孩子對社會、人生以及異性的好奇,有著青春期少年的乖張和叛逆,在80年代末的高中校園裏,他和同學們一起議武俠、論詩歌、談理想。那個時候沒名沒利,卻有人生真正的歡喜。
馮唐
男,1971年生於北京。詩人、作傢,古器物愛好者
1998年,獲婦科醫學博士學位,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2000年,獲MBA學位,美國EMORY大學
2000-2008年,全球董事閤夥人,麥肯锡公司
2009-2014年,大型國企CEO
如今谘詢、創投
自由寫作
已齣版著作:
長篇小說《歡喜》
長篇小說《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
長篇小說《萬物生長》
長篇小說《北京,北京》
隨筆集《活著活著就老瞭》
詩集《馮唐詩百首》
長篇小說《不二》
隨筆集《如何成為一個怪物》
中短篇小說集《天下卵》
隨筆集《三十六大》
特为其十七岁之作借来一观。看序言,自称要超越王小波的《绿毛水怪》云云,不禁哂然。初读数页,益哂之。及至读完,却不得不为他称奇:那时少年心气可畏,那时少年才气可叹,至少远非我等斯时可想。若是写后便能出版,韩寒其后,怕有续貂之虑。平心而论,比王小波初期,虽不及...
評分我喜欢这名字 书的名字 写书的人的名字 所以看书 本来就是一件讲求缘分的事情 最近总听「糖蒜」 满口京腔让听的人舒坦的不行 《欢喜》也是自带京腔的 十七八岁 好像还是不久之前的事 想起来 却又好像是很久之前的事 穿梭在巷弄间的记忆像是干燥的纸被洒上了雨 ...
評分买来之后当作消遣看的,文如其题,实在让人感到欢喜。作者17岁时候的作品(虽然久仰大名,这却是我看的第一本冯唐的书),透着一股浓浓的青春气息,还是“腹有诗书”的那种。很耐看,而且还很有代入感——爱看书,爱踢球,爱胡思乱想,爱看女生——我仿佛是在看一个想要成为的...
評分买来之后当作消遣看的,文如其题,实在让人感到欢喜。作者17岁时候的作品(虽然久仰大名,这却是我看的第一本冯唐的书),透着一股浓浓的青春气息,还是“腹有诗书”的那种。很耐看,而且还很有代入感——爱看书,爱踢球,爱胡思乱想,爱看女生——我仿佛是在看一个想要成为的...
評分1 昨夜迷迷糊糊之际将《欢喜》看到第9页。从第6页开始都是作者以男主的口吻对一女子长发的描写,其中不乏追忆和臆想。果然看着看着又困了。 当年看《巴黎圣母院》对建筑与印刷术的对比写了N页这件事,挺费解,但是看着很受用。这么风马牛不相及的物事都能连出关系来,真真是才...
雖然覺得不咋地,還是翻完瞭。貴在真摯,看後記纔知道隻馮唐十七八歲的作品,難怪。想起有個朋友大一時發現自己二十多萬字手稿被韆裏之外傢中母親扔瞭,我猜撿起來的話也是一部《歡喜》?又想有個朋友在寫我們高中的故事,不知我在裏麵什麼模樣。懷念有趣的他們。
评分讀瞭四分之一棄掉瞭,真是個壞習慣。但是17歲再好,也沒法感同身受瞭。
评分14.5
评分2月21日,大年初三,我錯過瞭當天第一班到明珠的高鐵,不得不改簽在南站耽擱瞭三小時。幸好書店有開,不幸書店裏賣的大多是成功學和勵誌學,挑瞭一本短短的《歡喜》。張狂少年躍然紙上,而且敘事方式行雲流水,正如作者所言,有點作,但少年寫文難免作,作得有水平也是不易。
评分馮唐年輕時候的文字真青春,雖然有點故作姿態自言自語抖包袱,但是整體來說看得我都感覺自己年輕瞭好多,一下子迴到瞭無憂無慮任意揮霍的初二長外時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