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中所錶現的自然與自然觀

中國文學中所錶現的自然與自然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日]小尾郊一
出品人:
頁數:192
译者:邵毅平
出版時間:2014-11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572212
叢書系列:海外漢學叢書
圖書標籤:
  • 古典文學
  • 日本漢學
  • 自然
  • 海外中國研究
  • 文學
  • 魏晉南北朝
  • 小尾郊一
  • 中國古典文學
  • 中國文學
  • 自然描寫
  • 自然觀
  • 人文精神
  • 生態意識
  • 傳統哲學
  • 審美意象
  • 天人閤一
  • 文學批評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文學中所錶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以魏晉南北朝文學為中心》作者小尾郊一是日本著名漢學傢。以中國魏晉南北朝文學為研究中心,廣泛探討瞭這一時期文學的各個方麵和文人生活,肯定瞭這一時期文學中所錶現的人的自我意識與審美意識的覺醒,以及由此帶來的內容與技巧的進步。書中探本溯源,對中國文學中所錶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作瞭係統詳實的論述,並將此與日本文學等作瞭比較。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一
中譯本序二
中譯本序三

序章 魏晉文學之前的自然的敘述
第一章 魏晉文學中所錶現的自然與自然觀
第一節 詠鞦詩
一、“悲鞦”詩——它的産生與固定
二、鞦景描寫
第二節 寫景詩
一、行遊與自然
二、阮籍與嵇康的詩
三、仙境與行旅的自然
四、“招隱”詩
五、從玄言詩到山水詩
1.孫綽、許詢與殷仲文、謝混
2.“蘭亭”詩
3.山水詩的萌芽
六、田園詩人陶淵明
第三節 賦與自然
第四節 山水觀
一、隱遁
二、遊樂
第二章 南朝文學中所錶現的自然與自然觀
第一節 山水詩
一、謝靈運
二、謝朓
三、梁、陳的詩
第二節 敘述山水的小品文
第三節 山水遊記
一、晉宋的山水遊記——以《遊名山誌》、《廬山略記》為中心
二、地方誌——以《荊州記》為中心
三、“徵”記與“徵”賦
四、《水經注》與《宜都山川記》
第四節 詠物詩
第五節 賦與自然
第六節 自然美鑒賞
一、“賞”的意義
二、鑒賞性態度
第三章 北朝文學中所錶現的自然與自然觀
結語——以及唐以後文學中所錶現的寫景
後記
人名作品名索引
書名索引
譯後記
修訂譯本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作者: (日本)小尾郊一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邵毅平 出版年: 1989 目录: 序 序章:魏晋文学之前的自然的叙述 第一章:魏晋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第一节:咏秋诗 一、“悲秋”诗——它的产生与固定 二、秋景描写 第二节:...

評分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作者: (日本)小尾郊一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邵毅平 出版年: 1989 目录: 序 序章:魏晋文学之前的自然的叙述 第一章:魏晋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第一节:咏秋诗 一、“悲秋”诗——它的产生与固定 二、秋景描写 第二节:...

評分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作者: (日本)小尾郊一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邵毅平 出版年: 1989 目录: 序 序章:魏晋文学之前的自然的叙述 第一章:魏晋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第一节:咏秋诗 一、“悲秋”诗——它的产生与固定 二、秋景描写 第二节:...

評分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作者: (日本)小尾郊一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邵毅平 出版年: 1989 目录: 序 序章:魏晋文学之前的自然的叙述 第一章:魏晋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第一节:咏秋诗 一、“悲秋”诗——它的产生与固定 二、秋景描写 第二节:...

評分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作者: (日本)小尾郊一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邵毅平 出版年: 1989 目录: 序 序章:魏晋文学之前的自然的叙述 第一章:魏晋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第一节:咏秋诗 一、“悲秋”诗——它的产生与固定 二、秋景描写 第二节:...

用戶評價

评分

漫密

评分

“怒海滄流”大概不是做這行的吧?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评分

“怒海滄流”大概不是做這行的吧?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评分

很紮實,研究魏晉南北朝山水詩賦文必讀

评分

論文閤編適用於粉絲型讀者,不適閤被書目主題吸引的讀者,往往意猶未盡。論文集形式的專著中,這本閱讀體驗最差,除瞭有重復論證的通病外,論證方法不統一,主題、文體發展變化時代混亂,有時區分建安正始太康,有時就概以魏晉。主題討論停滯不前,第二章最後一節差不多是全書四分之三處瞭,還在重復前文的錶述。和同國學者相比,分析不夠細膩深入,常常陷入自為因果的矛盾,比如用傳記中大量齣現的“樂山水”來解釋魏晉人熱愛山水?文獻徵引雜亂,但自身作為文獻參考不錯。譯者槽點也蠻多,有處標注作者一篇發錶在《東方學報》的論文題目各處錶述不一,站著說話不腰疼,作者說在第十五捲第一期,找來核對一下不就完瞭。134頁注說文中的招隱詩應改為遊仙詩,作者的“前文”是指前幾節討論的詩,不是這一篇前麵討論的詩,懷疑是不是一個人翻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