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變遷

傳統與變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金錚
出品人:
頁數:394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0-1
價格:CNY 6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1326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經濟史
  • 李金錚
  • 近代史
  • 社會史
  • 農村
  • 經濟史
  • 中國農村
  • 近現代
  • 傳統文化
  • 社會變遷
  • 曆史
  • 文化研究
  • 社會學
  • 中國社會
  • 近代史
  • 文化傳承
  • 社會發展
  • 轉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主要內容分四個部分:一,以華北農村為例探討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的區域研究方法;二,從學術史視角探討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國農村調查,其中主要是華北農村調查;三,以冀中地區為中心探討華北鄉村經濟與社會的變遷;四,以華北鄉村為中心探討中共革命與民間社會的關係。本書資料翔實,尤其重視檔案資料和田野調查資料;加強與以往相關研究的對話與論辯,提高理論闡釋力;對當今中國農村問題的解決具有一定的藉鑒價值。

著者簡介

李金錚,1965年生,河北獻縣人。曆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經濟與社會史、鄉村史、中共革命史。現任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曆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在《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社會學研究》等刊物發錶論文多篇。著有《近代中國鄉村社會經濟探微》、《藉貸關係與鄉村變動——民國時期華北鄉村藉貸研究》、《民國鄉村藉貸關係研究:以長江中下遊地區為中心》等。

圖書目錄

寫在前麵的話
第一編中國近代鄉村社會經濟史研究方法論
第一章整體史:曆史研究的“三位一體”
一、碎片研究是整體史形成的基礎
二、整體史關懷下的碎片研究
三、宏觀史學是整體史的最高追求
第二章區域路徑:近代中國鄉村社會經濟史研究方法論
一、區域選擇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中國近代鄉村經濟史研究的十大論爭
一、失調還是適度:人地關係論爭
二、集中還是分散:土地分配關係論爭
三、緊張還是和諧:租佃關係論爭
四、大農場與小農場的效率比較:經營方式論爭
五、解體還是延續:傢庭手工業論爭
六、如何評價高利貸:金融論爭
七、商品化的動力:市場論爭
八、追求利潤還是謀生第一:經濟行為論爭
九、發展還是衰落:經濟演變趨勢論爭
十、資本主義成分還是封建勢力占優勢:經濟性質論爭
結語
第二編20世紀上半期中國農村調查
第四章另一種視野:民國時期國外學者與中國農村調查
一、開拓性的農村調查
二、尋得事實以改良農村
三、以村莊為基點的區域性調查
四、以社會結構和農業技術為主要調查內容
五、傳統關係與人類社會學調查方法的結閤
六、中國農村的齣路在哪裏?
第五章定縣調查:中國農村社會調查的裏程碑
一、由狹及廣的縣級農村調查
二、學理與實用之雙重目的
三、調查環境之弊與利
四、傳統社會關係與先進調查方法的結閤
五、裏程碑式的調查成果
第六章抗日戰爭時期張聞天主持的晉陝農村調查
一、“行動上的整風”
二、“檢查我們的政策法令”
三、“要不怕麻煩”
四、“由個彆的抽齣一般的原則”
五、餘論
第三編從冀中定縣看近代華北鄉村社會經濟
第七章也論近代人口壓力:冀中定縣人地比例關係考
一、人口壓力說與問題的提齣
二、定縣人地比例關係趨於緊張
三、人地比例臨界點陳說與耕地不足
四、定縣耕地基本滿足人口需要
第八章相對分散與集中:從冀中定縣看近代華北平原鄉村土地分配關係的本相
一、地權相對分散
二、地權分散的推動力
三、土地分配較為集中
第九章矯枉不可過正:從冀中定縣看近代華北平原租佃關係的復雜本相
一、純粹租佃少而所涉關係多
二、地租率變化不大
三、主佃關係比較緩和
第十章近代冀中定縣手工業經營方式的多元化
一、以全部自傢勞動或以自傢勞動為主兼雇臨時工的傢庭手工業
二、農傢閤作經營的傢庭手工業
三、走街串巷式的流動手工業
四、進入商人雇主製係統的傢庭手工業
五、手工作坊經營
第十一章從冀中定縣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鄉村藉貸的現代跡象
一、新式藉貸産生和發展的閤力
二、新式藉貸的去嚮
三、新式金融與農民藉貸之關係
第十二章近代冀中定縣集市的數量、結構與交易
一、集市數量的增長
二、集市的類型與結構
三、集市的交易時間與交易內容
四、集市的交易價格
第十三章收人增長與結構性貧睏:近代冀中定縣農傢生活的量化分析
一、傢庭收入的增長
二、傢庭收支的平衡與不平衡
三、高恩格爾係數與恩爾律調整
四、營養尚可與結構失調
五、餘論
第四編中共革命與華北鄉村社會
第十四章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與突破
一、中共革命史研究必要性之多元思考
二、中共革命史的傳統書寫模式與問題
三、中共革命史研究從何處突破?
第十五章土地改革中的農民心態:以1937—1949年的華北鄉村為中心
一、不敢鬥爭的怯懦心態
二、被剝削感與階級意識的孕育與增強
三、將地主打翻在地的復仇心態
四、侵犯中農利益的絕對平均主義心態
五、懼怕冒尖、富裕的心態
第十六章革命策略與傳統製約:中共民間藉貸政策新解
一、新債舊債,一律減息
二、舊債繼續減息,新債利率自由
三、廢除封建舊債,新債利率自由
第十七章農民何以支持與參加中共革命
一、土地集中、傢庭貧睏與農民革命
二、社會經濟改革與農民革命
三、民族主義與農民革命
四、中共動員與農民革命
五、農民參加革命的多重動機
主要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以考據的精神整理文獻,辨析觀點,深感欽佩。

评分

按需。有些篇章不錯。

评分

按需。有些篇章不錯。

评分

雖然我比較喜歡這些描寫非著名人物經曆和狀況的書,但整這麼多理論實在是頭疼,曆史研究方法論我真沒什麼興趣;另外,這又是一本作者平常發錶的論文所集閤成的冊子,不但毫無係統性可言,而且很多內容還大量重復,最反感這種用“豆腐塊”鬍編亂湊的書瞭……

评分

按需。有些篇章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