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25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24752
叢書系列:梁漱溟作品集
圖書標籤:
  • 梁漱溟
  • 哲學
  • 文化
  • 新儒傢
  • 國學
  • 比較文化
  • 中國
  • 經典
  • 文化哲學
  • 東西方文化
  • 文化比較
  • 哲學史
  • 文明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中國哲學
  • 西方哲學
  • 跨文化交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梁漱溟的成名作,現代新儒傢的開山巨著

*重印數十次,被譯成英、法、日等10幾種文字

*鬍適、賀麟、張東蓀熱烈討論,於反傳統潮流中獨樹一幟,尋民族自信、中國道路的經典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被譽為“震古爍今之著作”(蔣百裏),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初版於1921年,後曾多次重版,並被譯為英、法、日等十多種文字,公認為東西文化論爭的經典文本。作者在激烈反傳統的時代潮流中,一反眾議,獨樹一幟,竭力提倡儒傢文化的真精神。本書將西方的非理性主義和中國傳統思想相結閤,比較東西文化,對中國固有文化的價值所在,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沒有孕育齣科學與民主的原因,以及以後我們的文化該嚮何處走等問題,提齣自己的思考,主張東方文化應該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學習有利於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盤西化。

著者簡介

 立根本土,眼光嚮下,麵朝世界與未來,深研中國社會基本問題的原創型思想傢

 為蒼生起,奔走於大地,從實踐來,往實踐中去,篤行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實乾傢

 獨立思考,錶裏如一,悲天憫人,執守良知,錚錚鐵骨,百年唯一見的知識分子楷模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最具獨立風骨及知行閤一的思想傢、社會實踐者。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早歲信佛而後歸儒,亦不廢佛;以中學學曆而執教北京大學。壯年辭去教職,長期從事鄉村建設;發起民盟,為調停國共奔走呼號。1949年後屢受批判而始終不屈,傲然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一生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在兩個問題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麼活著;二是社會問題,亦可雲中國問題,即中國嚮何處去。主要作品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圖書目錄

自序 1
第二版自序 5
第八版自序 8
第一章 緒 論 11
一般人對這問題的意思 11
以為這問題還遠的不對 13
隨便持調和論的不對 19
以為無從研究的不對 23
我研究這問題的經過 24
第二章 如何是東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 26
我們所要求的答案 26
西方化問題的答案一 27
西方化問題的答案二 29
西方化問題的答案三 30
西方化問題的答案四 32
我求答案的方法 33
我對於西方化問題的答案 34
答案講明的第一步 35
西方化的科學色采 35
西方化的德謨剋拉西精神 43
結果西方化的麵目如此 51
第三章 如何是東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 52
答案講明的第二步 52
客觀說法的未是 53
生活的說明 57
人生三種問題 60
人生的三路嚮 61
中國文化問題印度文化問題之答案的提齣 63
答案講明的第三步 64
答案講明的第四步 68
西方人精神的剖看 70
中國文化的略說 71
印度文化的略說 73
第四章 西洋中國印度三方哲學之比觀 75
三方思想情勢簡錶 75
現量比量直覺三作用之說明 77
西洋哲學之情勢 81
羅素的意思 84
柏格森的意思 85
印度哲學的情勢 87
佛教的形而上學方法 89
西洋印度兩方哲學之動機不同 94
宗教問題之研究 95
宗教是否必要之研究 100
宗教之真必要所在 105
宗教是否可能之研究 110
宗教的真可能所在 114
印度文明之所由産生 117
中國哲學之情勢 118
中國形而上學的大意 121
孔子對於生之贊美 124
孔子之不認定的態度 126
孔子之一任直覺 128
孔子所謂仁是什麼? 129
孔傢性善的理 133
孔子之不計較利害的態度 135
《禮運》大同說之可疑 138
孔子生活之樂 140
孔子之宗教 143
試說從來的中國人生活 153
西洋人生哲學 157
三方生活之真解 159
第五章 世界未來之文化與我們今日應持的態度 163
我們推論未來文化的態度 163
事實的變遷 163
經濟改正之必要 167
因經濟改正而緻文化變遷 168
見解的變遷 170
態度的變遷 177
倭鏗的態度 180
羅素的態度 181
社會主義之變遷 185
剋魯泡特金的態度 186
泰戈爾的態度 187
對世界未來文化的推測 191
就生活三方麵推說未來文化 194
一般對未來文化的誤看 198
世界文化三期重現說 199
我們現在應持的態度 201
我提齣的態度 210
今日應再創講學之風 211
世界的態度 213
補遺 214
著者告白一 216
著者告白二 218
1980 年著者跋記 219
附錄一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導言 220
附錄二 《人心與人生》自序 233
附錄三 我對人類心理認識前後轉變不同 236
商務版編後 249
文景版編後記 25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部书是Z先生买了许久,一直放在那儿未看,前些日整理书架拿了出来。在读了《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纲》之后,我觉得我具备了读这本书的勇气和底气。没想到,我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艰难的阅读之旅。这本书读了半个月之久,期间生出无数次想就此放下的念头,或者读着读着就...  

評分

本書論證不足(可能是身為講演的壞處),立論基礎比較薄弱(他自己也说不能以学术眼光视之),但勝在對儒家精神的分析、對西哲發展的敘述很精到;至於印度和佛教的内容我不甚瞭解,據老師講,梁的理解是有一些謬誤的(不过梁自己也说只是己见而非全乎佛家)。 其实仔细读了本...  

評分

这是他的讲演的集合,当时,他才不到三十岁! 比较了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欧美的文化。其实就是佛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儒家影响的中国文化,和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文化。哲学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很大的命题,然而梁讲的很从容,颇有一些自负。 是我很喜欢很敬仰的那种自负...  

評分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著 商务印书馆 2005年1月第一版 东西文化,其界定范围是“东”“西”,地域性的限制。记得在学校时,上选修课写论文,自己对文化的定义是:“一个地方,一群人,共同生活,他们共同的思想,一级这思想所产生的行为就是文化。”(和当时...  

評分

这是他的讲演的集合,当时,他才不到三十岁! 比较了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和欧美的文化。其实就是佛教影响下的印度文化,儒家影响的中国文化,和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文化。哲学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很大的命题,然而梁讲的很从容,颇有一些自负。 是我很喜欢很敬仰的那种自负...  

用戶評價

评分

新儒傢思想,獨立思考,西方中國和印度思想根源。

评分

感覺梁公還是寫宗教會好一點吧

评分

新儒傢思想,獨立思考,西方中國和印度思想根源。

评分

新儒傢思想,獨立思考,西方中國和印度思想根源。

评分

蝸牛閱讀上看的,讀不懂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