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決定中國未來?

什麼決定中國未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瀋建光
出品人:
頁數:252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1
價格: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4803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學
  • 瀋建光
  • 改革
  • 經濟
  • 中國
  • 微信讀書
  • 1
  • 中國未來
  • 政治
  • 經濟
  • 社會
  • 改革
  • 發展
  • 時事
  • 政策
  • 戰略
  • 觀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經過前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現在的中國,風險加速逼近,改革在所難免。如不盡快行動,增長失速的擔憂便會成為殘酷的現實。

“看空中國”是否是西方的陰謀論?官方公布數據含混,如何能做齣有效決策?金融改革發展是否越快越好?人民幣國際化隻代錶貨幣自由兌換嗎?讓人頭痛的“特大城市病”該怎麼治?打壓房價泡沫的根本是什麼?新興市場的繁榮是不是曇花一現?未來投資增長點在哪裏?……以上種種問題,均是中國經濟平穩發展過程中不可忽略的關鍵。

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傢瀋建光博士,在本書中大膽建言,憑藉其多年從國內外視角觀察中國的資深經驗、立足第一手數據與事實,探討熱點話題,前瞻未來中國經濟的引爆點。

著者簡介

瀋建光 博士

現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傢,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及亞洲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此前為歐洲央行資深經濟學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傢,及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資深經濟學傢,國際經濟閤作與發展組織顧問和中國人民銀行訪問學者。是國際經濟閤作與發展組織2002年專著《中國和世界經濟——入世的挑戰及應對》作者之一。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金融40人論壇特邀成員,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曾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係博士後,擁有赫爾辛基大學經濟學博士和碩士學位,本科曾就讀復旦大學世界經濟係。

FT中文網、財經、財新、新浪財經、騰訊財經、《上海證券報》和《經濟觀察報》等中文主流媒體專欄作傢。經常受邀接受彭博、路透、CNN、CNBC、NHK、CCTV、鳳凰衛視及第一財經的采訪。2011年度美國《機構投資者》A股分析師排名下經濟與策略分類第一名;2011年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年度機構首席經濟學傢;2011年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傢調研最佳預測排名第一名。2008年其所在的中金宏觀團隊曾獲得新財富和理財周刊機構投資者賣方分析師宏觀第一名。主要學術成果大多發錶在《金融研究》《金融發展評論》等國內重要期刊及主要財經媒體上。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第一章 影響力:中國名片上該印什麼字?
1.1 中國的世界形象 2
1.2 看空中國與做空中國 6
1.3 幼稚的“陰謀論” 9
1.4 從索羅斯看做空生死劫 12
1.5 誰能保住“中國奇跡”? 14
1.6 增資IMF 一石四鳥 18
第二章 應變力:痛定思痛,直麵挑戰
2.1 央行報告的警示 22
2.2 A 股:亟待擺脫“熊”冠全球 25
2.3 “明斯基時刻”突襲中國? 28
2.4 數據含混,何來有效決策? 32
2.5 新一輪官員下海潮 36
2.6 為何糧食安全躍居首要任務? 39
2.7 讓影子銀行在陽光下運行 41
2.8 反思“四萬億”恐懼癥 44
2.9 産能過剩成中國經濟痼疾 47
2.10 貨幣供應激增與資産泡沫 50
第三章 執行力:尋覓改革新紅利
3.1 中國新供給時代降臨
3.2 解讀新一輪“微刺激”
3.3 尋找習李新政突破口
3.4 “剋強經濟學”決心堅定
3.5 經濟改革藍圖逐漸成型
3.6 財稅改革重中之重
3.7 人民銀行需放開手腳
3.8 中國應建“發展財政部”
第四章 都市力:圓中國夢,建設“人的城”
4.1 樓市新變化左右經濟走勢
4.2 房價會崩盤嗎?
4.3 房地産調控步入誤區
4.4 新型城鎮化有何特彆?
4.5 財稅改革為城鎮化破題之點
4.6 大首都經濟圈解決“城市病”
4.7 劉易斯拐點五大影響
4.8 藉鑒“居者有其屋”經驗
第五章 金融力:陣痛後迎來再作為
5.1 金融改革五大矛盾 116
5.2 邁嚮經濟強國之關鍵 120
5.3 融資難怎樣破解? 123
5.4 一鼓作氣突破改革重圍 128
5.5 金融市場化兩大推手 132
5.6 放開貸款利率一箭雙雕 135
5.7 “深圳2.0”與改革紅利 138
5.8 上海自貿區的四大難題 141
第六章 貨幣力:奏響國際化之音
6.1 四問人民幣國際化 146
6.2 匯率均衡鋪平匯改之路 151
6.3 受世界青睞的中國貨幣 155
6.4 短期貶值無須過慮 160
6.5 避免南轅北轍的貨幣政策 162
6.6 全麵降準勢在必行 165
6.7 央行緣何冷對“錢荒”? 169
6.8 華爾街叫賣人民幣利大於弊 173
6.9 中國的美債:尷尬的世界第一 175
第七章 競爭力:休戚與共的大國舞颱
7.1 全球QE下的中國抉擇
7.2 尋找世界投資新標的
7.3 美國率先復蘇的啓示
7.4 中西樓市之比
7.5 倫敦的“房産泡沫觀”
7.6 英國金融業麵臨空前危機
7.7 法國“劫富濟貧”顧此失彼
7.8 “安倍經濟學”的五個誤讀
7.9 流動性陷阱離中國多遠?
第八章 領導力:後起之秀,誰來領航?
8.1 中國經濟的關鍵變數
8.2 新興市場將重迴1997年?
8.3 資金撤離亞太衝擊多大?
8.4 金融動蕩侵襲新興經濟體
8.5 釋放內需:全球復蘇新引擎
8.6 內地經濟放緩波及香港
8.7 香港與熱錢湧入的博弈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