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从劳改队相识的“我”与“她”在文革时期的爱情故事,书中涉及许多“禁区”与敏感问题。 作者通过描写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甚至有过朦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经过‘苦难的历程’,最终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的全过程。
张贤亮,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收藏家。1936年12月生于南京。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而被划为“右派分子”,在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1993年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代表作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一亿六》《灵与肉》《青春期》《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等。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并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有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搬上银幕。
作品完成于1985年,这时的张贤亮在美国。 他不知道这部小说在1985年第五期的《收获》发表之后,在国内引起的轩然大波。 后来他说,他只有20几万字的小说,却引出了200几万字的评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被看作是第一部性意识的作品(1949后)。 也不愧是张贤亮,给小说起了这...
评分 评分张贤亮,对我来说一个陌生的名字;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个名字却并不陌生,但也是记忆深处的模糊地带了。写书评,真的很不敢当,不能说没写过,可那职能算读后感罢了。我总觉得书评不同于其他评论,书评是只有写过书的人才可以去评的。因为只有写过,才能知道那种历程,明...
评分我看此书时并不把政治放入正题,只是作为背景。从女性角度而言,是否男人在未觉醒前以女人为中心并追寻爱情;在真正找到自我后女人反倒成为绊脚石,爱情不过是餐后甜点,正事永远是理想和“帝业”。 如此一来,男人的一半并非女人,男人只是把女人当做肋骨。 上帝只抽取了男人...
评分启蒙意义不能低估,政治背景下人性的压抑
评分与爱情貌合神离的故事/性的本能到被阉割的隐喻继而愤怒的为自由勃起/那个语言空前发达口诛笔伐的年代现在又何尝不是呢
评分【18-73】 2018.4.1 北京 政治混乱之际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挣扎,大篇幅的内心独白真实大胆,如今莫不是同样荒诞么。女人能够给人一个家吧,给漂泊孤苦之间的人一份依托一份温暖。竟然能理解“我”的拧巴别扭,看来我的封闭成为习惯了。
评分启蒙意义不能低估,政治背景下人性的压抑
评分只有真正经历了才会明白许多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