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卢俊(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要作品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一七六二年六月八日是卢梭一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那天夜里,卢梭被人从睡梦中叫醒。他的居停主人卢森堡元帅夫人派人前来通知他,巴黎最高法院即将于次日下令查禁他那部在十多天前开始发售的《爱弥儿》,并要逮捕作者。第二天,六月九日下午,卢梭只身出走,逃离法国国...
评分卢梭的遗作《一个孤独者的漫步遐想》出版了好多年,一直长盛不衰。单看中译本,林林总总,竟也有十多个版本。大作家歌德说的好,“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则开始了一个时代。”的确,相较于伏尔泰,今天的人们更熟悉卢梭,因为我们依然生活在由他开创的时代。时光日...
评分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
评分一七六二年六月八日是卢梭一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那天夜里,卢梭被人从睡梦中叫醒。他的居停主人卢森堡元帅夫人派人前来通知他,巴黎最高法院即将于次日下令查禁他那部在十多天前开始发售的《爱弥儿》,并要逮捕作者。第二天,六月九日下午,卢梭只身出走,逃离法国国...
评分谢世于卢梭诞生前半个世纪的帕斯卡尔说过:“当我考虑到我这短暂的生命将被前前后后的永恒所吞没,甚至我看得见我所占据的这块小小的空间将被无限巨大的空间所席卷而互不相知,我就害怕,我对自己是在这里而不是在那里以及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当时非常震惊。” 他所描绘的是我...
看完前三章暂弃,前三章基本上就在叙述其他人对作者自己恶劣的攻击和封杀,外加第二章的意外受伤及其社会反响。虽能体会到作者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但从头到尾的victimizing,以及其中透出的被害妄想倾向,让我读的时候无法认同作者是真正释然了,只有一种被旋进他的悲苦人生的郁闷感,作为读者跟着作者从他的角度来看明显都是别人的罪过。他只是身心俱疲,也意识到自己不受外部影响才会让他的敌人们束手无策,所以才不加理会不予反驳,更像是一种依实际情况而采取的策略。正好看到叔本华写到卢梭,果然就和卢梭本人的说法不一,于是便很好奇究竟当时是什么原因导致众人与卢梭反目然后对之进行长时间彻底的孤立呢?
评分三星半。卢梭是一个敏感而又单纯的人,感情丰富,联想力发达,是个“不管做什么,从来就拗不过感官印象支配”的人,这样的天性很适于体验、写作,若用于处理人际关系,那就是个灾难了,《漫步遐想录》把这两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那些描述大自然和探视自己的内心笔触,是那么直接而生动,另一方面,强烈的被迫害感随时都会从笔端流淌而出,想象各种陷阱、阴谋、报复、邪恶等等,拉低了这本书的水准,这一点,其实在《忏悔录》的最后部分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评分五以后可以一读,但总免不了絮絮叨叨
评分华丽的絮叨20181025
评分三星半。卢梭是一个敏感而又单纯的人,感情丰富,联想力发达,是个“不管做什么,从来就拗不过感官印象支配”的人,这样的天性很适于体验、写作,若用于处理人际关系,那就是个灾难了,《漫步遐想录》把这两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那些描述大自然和探视自己的内心笔触,是那么直接而生动,另一方面,强烈的被迫害感随时都会从笔端流淌而出,想象各种陷阱、阴谋、报复、邪恶等等,拉低了这本书的水准,这一点,其实在《忏悔录》的最后部分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