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濛倫理與現代社會的公序良俗

啓濛倫理與現代社會的公序良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鄧安慶
出品人:
頁數:51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9
價格:6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10136929
叢書系列:實踐哲學問題史文叢
圖書標籤:
  • 倫理學
  • 鄧安慶
  • 哲學
  • 現代哲學
  • 法哲學
  • 鄧安慶著作集
  • 自然法
  • 新書記
  • 倫理學
  • 公序良俗
  • 啓濛思想
  • 現代社會
  • 法律哲學
  • 道德哲學
  • 社會規範
  • 價值觀念
  • 文化研究
  • 公共政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倫理思想進行係統研究的力作。該研究揭示瞭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實踐哲學框架,尤其是倫理學作為第一哲學這個一直隱含的哲學主題,並以此來重審現代性的睏境,尋求現代的齣路。

本書還對德國古典哲學中謝林和施萊爾馬赫的哲學及其倫理學思想進行瞭開創性的研究,國內學術界對這兩個哲學傢的研究是相當薄弱的,因此,這本研究專著成為國內第一部最為全麵的,可說是國內迄今為止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敘述結構上,他著重以啓濛倫理為主綫,把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和新教倫理作為現代倫理的前提,把萊布尼茨的啓濛哲學和倫理學上的神義論作為德國現代道德事業的“第一浪潮”,揭示瞭德國古典哲學的倫理學思想所麵臨的思想前提和現代處境,呈現瞭啓濛倫理的曆史軌跡。為瞭進一步展示齣啓濛倫理的內在問題、內在結構、內在反思和自我批判的進程,在當今反啓濛浪潮日益高漲的精神處境中,他還試圖確立和貫通一種評價倫理觀念和思想的方法論:即倫理觀念和世界社會曆史文化變遷的互動互勘。業內專傢評價說“這對國內傳統的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範式無疑是一次革命性的衝擊。”

全書共分五章,約37餘萬字。

著者簡介

鄧安慶,江西瑞昌人,1984年獲得山東大學哲學學士學位,指導老師為譚鑫田教授,論文討論的是斯賓諾莎哲學;1989獲得武漢大學哲學碩士學位,指導教師為北京大學張世英教授和原湖北大學張誌揚教授,論文討論的是伽達默爾釋義學;1992年獲得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指導教師為楊祖陶教授和陳修齋教授,論文討論的是謝林哲學;1984-1995年在海軍工程大學工作,1990年取得講師資格,1993年取得副教授資格;1995-2001年在湖南師大工作,1997年任外國哲學教授,1998年任外國哲學研究所副所長;1999年任倫理學博士生導師。2001-2003年獲得德國洪堡基金在柏林學習研究德國哲學,重點研究謝林的Philosophie der Offenbarung;聯係導師為前德國哲學學會主席Hans Poser教授。2003年3月迴國後作為主要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參與瞭湖南師大外國哲學博士點的建設。同年9月調入復旦大學哲學係,任倫理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倫理學方嚮研究生碩士導師和博士導師。主要研究重點是德國哲學、西方倫理學、應用倫理學。主要學術兼職為中華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

圖書目錄


導論 德國古典哲學與現代的“道德事業”
第一章 萊布尼茨的理性啓濛與德國古典哲學道德事業之奠基
第一節 萊布尼茨哲學的實踐指嚮
一、萊布尼茨的座右銘:理論加實踐
二、哲學的時代使命
三、萊布尼茨哲學的現代性
第二節 萊布尼茨《單子論》形而上學的倫理一政治維度
一、《單子論》一書的論證結構
二、對《單子論》形而上學的實踐哲學解讀
三、《單子論》形而上學實踐哲學的意義
第三節 萊布尼茨基於科學理性啓濛的具體倫理思想
一、萊布尼茨快樂主義的幸福論思想
二、萊布尼茨的德性論
三、萊布尼茨的正義論
第四節 神義論的失效和萊布尼茨式啓濛的局限
一、萊布尼茨之前的神義論探討
二、萊布尼茨神義論的論證要點
三、萊布尼茨神義論論證的失效及其啓濛倫理的睏境
第二章 康德哲學的實踐哲學轉嚮與啓濛倫理的義理闡明
第一節 康德哲學的實踐哲學性質:從“形而上學”到
“行而上學”的哥白尼式革命
一、正確理解“哥白尼式革命”的齣發點
二、“哥白尼式革命”為什麼不限於“顛倒知識與對象的關係”?
三、什麼是康德所謀求的“形而上學任務中的好的進展”?
四、從知識性“形而上學”到道德性“行而上學”的轉化
五、“行而上學”的“哥白尼式革命”意義
第二節 作為“行而上學”的康德倫理學體係之構成
一、一個基礎性的問題:sitten究竟是“倫理”還是“道德”?
二、康德倫理學體係的形成過程
三、康德三部倫理學著作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康德道義論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核心問題和關鍵問題
一、康德對倫理學的基本界定和部門劃分
二、康德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我該做什麼”?
三、康德倫理學的核心問題:人的自由和尊嚴何以可能?
四、康德倫理學的關鍵問題:如何從倫理的自然狀態嚮倫理的共同體狀態過渡?
第四節 道德神學與康德倫理學的啓濛意義
一、道德神學是從實踐理性通達本體存在的必然步伐
二、道德神學的體係意義
三、道德神學的啓濛意義
四、從康德的《啓濛論文》重新反思“啓濛的辯證法”
第三章 費希特:從知識學原理齣發開拓現代社會倫理
第一節 知識學:邏輯學還是倫理形而上學?
一、康德和費希特之爭的根源
二、費希特的“知識學”是否僅僅是邏輯?
三、知識學的原理隻有從倫理的形而上學纔可理解
第二節 自由作為倫理原則的演繹及其自由與惡的關係
一、自我如何覺知自身的道德本性?
二、倫理原則的實在性和適用性
三、自由與惡的關係
第三節 現代社會倫理在費希特倫理體係中的形成
一、知識學體係中的社會概念
二、社會階層之劃分或社會不平等的根源
三、質料性的社會倫理體係
第四節 費希特倫理學與道義論的相契與相異
一、兩聖相契論
二、兩聖相異論
三、嚮德性論迴歸的傾嚮
第四章 浪漫主義對啓濛倫理的反叛與現代道德事業的轉嚮
第一節 謝林哲學中的倫理思考
一、自由倫理在《自然法新演繹》中的新開展
二、《先驗唯心論體係》對“啓濛倫理辯證法”的揭示
三、“從啓濛倒退到神話”:神義論問題在謝林後期哲學中的翻轉
第二節 施萊爾馬赫哲學的現代意義
一、施萊爾馬赫的哲學定位:啓濛與反啓濛之間
二、重建現代倫理的宗教基礎:對啓濛學者宗教觀的批判
三、作為文化哲學或曆史哲學的“哲學倫理學”成為哲學的基礎學科
第三節 施萊爾馬赫的倫理學體係
一、諸善論
二、德性論
三、義務論
第五章 黑格爾對啓濛道德的終結及其對倫理一政治共同體的再造
第一節 黑格爾哲學對啓濛道德的糾偏和現代倫理意識的現象學生成
一、黑格爾對啓濛與現代性的診斷
二、對現代道德意識和德行世界的批判
三、黑格爾的倫理概念與現代倫理的使命
第二節 從“自然倫理”的解體到倫理共同體的重建:解讀《倫理性體係》
一、《倫理性體係》為何不能單從“承認理論”來解讀
二、“自然倫理”的含義
三、否定的倫理為何是自由或犯罪
四、“政府”對於倫理共同體的重建必須承擔的政治和倫理責任
第三節 傢庭、市民社會和國傢的倫理性
一、傢庭倫理的自然性和社會性
二、市民社會的倫理進程
三、國傢的倫理性作為倫理理念的現實
附論“以現代精神為妻的鰥夫”——論宗教現代性與現代倫理問題
一、西方傳統倫理的精神結構
二、中世紀倫理精神的結構轉變和現代倫理麵臨的任務424·
三、德國啓濛哲學傢對現代自由倫理奠基中的宗教信仰問題
四、“啓濛”之後黑格爾關於哲學和宗教的“和解”之路
五、謝林的“生存論神學”對“啓濛理性”的顛倒
附錄
一、參考文獻
二、主題索引
三、德漢人名對照錶
四、德漢術語對照錶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好,以倫理學的視角說德國古典哲學。

评分

非常好,以倫理學的視角說德國古典哲學。

评分

非常好,以倫理學的視角說德國古典哲學。

评分

非常好,以倫理學的視角說德國古典哲學。

评分

非常好,以倫理學的視角說德國古典哲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