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
作者:吕思勉
出品人:
页数:35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908145
丛书系列:吕思勉中国史书系
图书标签:
  • 文化史
  • 吕思勉
  • 历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
  • 最近想读历史,历史使人明智
  • 文学
  • 因为喜欢书,所以想看看!
  • 中国文化史
  • 历史
  • 中国
  • 传统
  • 文明
  • 古代
  • 社会
  • 思想
  • 哲学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文化史》分析了历代社会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教育、宗教等典章制度的沿革。著名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吕思勉)关注民间社会的生计,大至水利、赋役、吏治,小至百姓饮食起居,历史考察深入至社会日常生活,尤精心发掘史籍中社会各项制度的变迁情节,这在同辈史家中应屑罕见。”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年)

1884年中法战争殃及东南沿海,吕思勉就在此时(字诚之)诞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世家。青少年时期,康梁思想因战事而广为传布,吕思勉深以为是。因此,从十多岁开始,吕思勉就留心物价等生活细节,做大学教员期间曾撰文为食堂的碗筷消毒提建议。体现在治史上,则吕思勉突破了历史只为帝王将相做谱牒的片面性。随后,他又谨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这些治史思想和方法深刻体现在吕思勉的教书、著述之中,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据说,因吕思勉的新式思想和见解,其讲学授业充满意趣,门下多出名人。唐长孺自称吕先生的私淑弟子,杨宽在光华大学坐堂听课于吕先生,钱穆、黄永年、张芝联、赵元任等也都是他的学生。

新式思想和方法,辅以精读《二十四史》三四遍之功力,吕思勉一生著作等身。谭其骧说,以一人之力几乎写完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没有见过第二个人”。严耕望评价他为,在现代史学史上,惟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

1951年吕思勉和光华大学随院系调整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57年逝于上海,终年73岁。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讲 婚姻……001
第二讲 族制……026
第三讲 政体……044
第四讲 阶级……060
第五讲 财产……076
第六讲 官制……196
第七讲 选举……112
第八讲 赋税……130
第九讲 兵制……148
第十讲 刑法……170
第十一讲 实业……192
第十二讲 货币……210
第十三讲 衣食……226
第十四讲 住行……250
第十五讲 教育……268
第十六讲 语文……382
第十七讲 学术……300
第十八讲 宗教……330
附录……34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虽为好书,但却晦涩难懂。可惜我没有捧着字典花上一天读一章的闲情。如若书晦涩到只能传达7成思想让读者理解,那么这本书对读者而言也只能是失败的著作。对于普通水平的读者来说,此书太过学究,读着索然无趣。对历史研究者而言,此书或为消遣的好方法。读史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  

评分

评分

我听史学大师吕诚之(思勉)先生的课,做他的学生,已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日军进驻上海租界后光华大学停办,吕先生回常州,应聘到离城不远湖塘桥镇上的私立青云中学教书。这是一所刚开办的“地下”学校,表面上向日伪登记,骨子里是原苏州中学...  

评分

贺卫方推荐的:   1、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广外翻译组译,商务。      2、佩雷菲特:《官僚主义的弊害》,孟鞠如、李直译,商务1981。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4、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  

评分

一 这部通史断断续续读了大半年才读完,实在不太容易。文字并不难读,内容也不晦涩,只是内容太多,不得不慢慢消化。 二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吕思勉先生真是博古通今,书中不仅涵盖了自炎黄至清末民初的政治史,更包罗了社会史和文化史,从婚姻、政体、财产、官职、兵制、刑...  

用户评价

评分

排版看起来不舒服,有些部分看得不认真。

评分

提起读历史 大家想到的都是政治层面 这样的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历史很有必要读一读 虽然有很多地方也没有读懂 但有些确实是很好的 有时间再读一读

评分

读感一般并非掉书袋但很有些深入不浅出的意味,也许还是要归咎于我文化水平太低

评分

读感一般并非掉书袋但很有些深入不浅出的意味,也许还是要归咎于我文化水平太低

评分

提起读历史 大家想到的都是政治层面 这样的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历史很有必要读一读 虽然有很多地方也没有读懂 但有些确实是很好的 有时间再读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