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巴基斯坦] 马拉拉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翁雅如
出版时间:2014-10-3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009174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马拉拉
  • 诺贝尔和平奖
  • 人物传记
  • 传记
  • 女性
  • 巴基斯坦
  • 外国文学
  • 励志
  • 励志
  • 女性力量
  • 教育
  • 人权
  • 自强
  • 成长
  • 真实故事
  • 勇敢
  • 全球影响
  • 青年榜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支笔、一个女孩,撬动一个世界

一颗子弹、一趟旅程,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马拉拉,一个生活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平凡女孩,从小在学校长大的她,阅读和书写是她最大的乐趣。当年幼的她在父亲的膝头设想人生的无限可能时,残酷的生活带走了马拉拉喜爱的玩具手机、儿童节目和那件漂亮的蓝格子校服以及她热爱的书本。

考试日的清晨,没有即将迎来假期的愉悦,只有学校被迫关闭的悲伤。破旧的校车穿梭在小镇拥挤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危险的气息,死神的枪口对准了她的额头……

“我是马拉拉?”

一个不保持沉默女孩;一个只想拿起笔写字的女孩!

一个用爱、坚定与宽容,为全球6100万无法受教育儿童呐喊的声音!

作者简介

马拉拉•尤素福扎伊:

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11岁时便在BBC网站发表文章,讲述她及家人朋友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下的地区学习、生活和争取儿童和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情况,这些内容受到国际媒体的密切关注。年仅17岁的马拉拉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同时,她也获得过国际儿童和平奖、巴基斯坦国际青年和平奖、《TIME》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第二名。

克里斯蒂娜•拉姆:

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她于1987年开始报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消息,五度获得英国年度外派记者奖,以及普利巴优卡尔瓦多斯奖(the Prix Bayeux-Calvados),这是欧洲声望极高、被战地记者视为最高荣誉的奖项,目前为The Sunday Times写作。

目录信息

序章 那一天,我的世界轰然改变 /
第一部在塔利班到来之前 /
1女儿诞生 /
2父亲是鹰 /
3在学校里长大 /
4这个村庄 /
5为什么我不戴耳环,为什么普什图人不说“谢谢” /
6垃圾山的孩子 /
7想让学校关门大吉的穆夫提 /
8地动之秋 /
第二部 死亡之谷 /
9电台毛拉 /
10太妃糖、网球与斯瓦特佛像 /
11聪明的班级 /
12血色广场 /
13古尔•玛凯的日记 /
14一种有趣的和平 /
15离开河谷 /
第三部 三颗子弹,三个女孩 /
16悲伤之谷 /
17祈祷再长高些 /
18女人与海 /
19秘密的塔利班组织 /
20谁是马拉拉? /
第四部 生死交关 /
21“主啊,我将她托付给你” /
22未知的旅程 /
第五部 第二条命 /
23“头部中枪的女孩,伯明翰” /
24“他们夺走了她的笑容” /
尾声一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 /

在巴基斯坦和斯瓦特发生的重大事件 /
致谢词 /
马拉拉基金会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法国时,这本书就大热,而它却不同于一般的畅销书,不是过度营销后的市场产物。而是凭借其自身真实、震撼、感人的故事让所有人都为马拉拉折服,发人省醒。那时法语原版没能全部读完,此次终于等到中文版面世了,可以好好地畅读一番。令人钦佩——马拉拉!  

评分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巴基斯坦在我的认知世界里只是我们国家旁边某某斯坦的小国,比起一直在旅游书上看到的印度、老挝、越南比起来,真的没有很在意它。不怎么看新闻的我,也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了马拉拉,这位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位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这位即使...  

评分

读完这本书,反观自身,的确是有所感悟的,虽然这感落到生活可能不堪一击。看到马拉拉经历的那个世界,对照自己,是不是应该更加对生活更加怀有感恩中心呢。平凡是福,愚笨未必不好,随波逐流向生活妥协,并不等同于麻木不仁,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要有所坚持,有所底线的。当...  

评分

在今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之前,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孩,却从未记住她的名字。于我来说,她是一个被命运选中的人,注定要承担这项职责,哪怕不是她,也会有别人。历史上,总要出现那么一个振臂一呼的人,或早或晚。但是,即便是被选中,也有非她不可的理由。 现在我知道,她叫马...  

评分

——评《我是马拉拉》 文/蓦烟如雪 说来巧合,今天陪姐妹去中学听了一场名为“中国梦”的高一演讲比赛。 说来荒唐,台上激昂顿挫念得最为频繁的是“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台下却是一片熙攘的说话声。相比这样的场景,我想到了马拉拉,她所处的环境,她渴望...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种我们完全无法想象的生活

评分

这个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隐约知道自己和受教育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意识真难得

评分

“我开始认识到:一支笔以及那支笔所写出来的文字所产生的力量,可以大过机关枪、坦克及直升机。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求生,也了解了当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时,我们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评分

多看限时免。以传记论,写得普通,也难说有独到之处,马拉拉受其父影响非常之深。但是,作为巴基斯坦当代史的个人视角而言,具有【资料性】,这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描绘的~~部分截屏~~

评分

她的成长是教育家父亲的最大成就。欧美在培养一个新的穆斯林代言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