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一个女孩,撬动一个世界
一颗子弹、一趟旅程,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马拉拉,一个生活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平凡女孩,从小在学校长大的她,阅读和书写是她最大的乐趣。当年幼的她在父亲的膝头设想人生的无限可能时,残酷的生活带走了马拉拉喜爱的玩具手机、儿童节目和那件漂亮的蓝格子校服以及她热爱的书本。
考试日的清晨,没有即将迎来假期的愉悦,只有学校被迫关闭的悲伤。破旧的校车穿梭在小镇拥挤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危险的气息,死神的枪口对准了她的额头……
“我是马拉拉?”
一个不保持沉默女孩;一个只想拿起笔写字的女孩!
一个用爱、坚定与宽容,为全球6100万无法受教育儿童呐喊的声音!
马拉拉•尤素福扎伊:
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11岁时便在BBC网站发表文章,讲述她及家人朋友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下的地区学习、生活和争取儿童和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情况,这些内容受到国际媒体的密切关注。年仅17岁的马拉拉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同时,她也获得过国际儿童和平奖、巴基斯坦国际青年和平奖、《TIME》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第二名。
克里斯蒂娜•拉姆:
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她于1987年开始报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消息,五度获得英国年度外派记者奖,以及普利巴优卡尔瓦多斯奖(the Prix Bayeux-Calvados),这是欧洲声望极高、被战地记者视为最高荣誉的奖项,目前为The Sunday Times写作。
一直以来都不敢触碰现在依然存在战乱和枪弹的历史与地方,因为觉得看了会觉得痛苦与无能为力,因为会惊愕、会觉得无法想象。但是最近接连看了《帕瓦娜的守候》与《我是马拉拉》却让我感到勇气倍增,两本书一本是虚构的,一本是真实事件;一个发生在阿富汗,一个发生在巴基斯坦...
评分这本书可以和Ayaan Hirsi Ali的Infidel一起读。 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叫《戴头巾的女性主义者》,谈伊斯兰宗教文化语境下的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其中写到一点:如今我们接触的女权主义,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这其中的倾向性与局限,同样需要有反思的敏感。基于西方...
评分《我是马拉拉》这本书,是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自传,当然,也可以说是她家族的”口述历史”。书中有相当的篇幅是在描写中东的风土人情,生活环境,连接这些篇章的,是身为平民的马拉拉和家人在发生重大历史事件时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大事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时局越来越混...
评分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女神一样的美丽勇敢女孩 ——评介《我是马拉拉》 一个孩子,一个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马拉拉 世界不应该不一片哗然!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是巴基斯坦一个美丽勇敢的女孩。17岁...
评分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女神一样的美丽勇敢女孩 ——评介《我是马拉拉》 一个孩子,一个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马拉拉 世界不应该不一片哗然!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是巴基斯坦一个美丽勇敢的女孩。17岁...
这个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隐约知道自己和受教育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意识真难得
评分这个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隐约知道自己和受教育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意识真难得
评分读的时候有些失望,没有像《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那本给我带来的感动和震撼,但是她虽然用很平凡的词在说一次可能无法震撼到我们的话,但在他们的生活里,读书,女权,自由,真的是心底的渴望。
评分“一个孩子,一个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
评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这是一个牺牲了自己的小幸福为一件目前还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奋斗至今的故事。看囧司徒每日秀的时候就被这个姑娘的理想折服。希望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能最终回到她魂牵梦绕的河谷去,家永远是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