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亚历山大·温特
出品人:
页数:456
译者:秦亚青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5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25346
丛书系列:东方编译所译丛
图书标签:
  • 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
  • 政治学
  • 藏书
  • 社会科学
  • 文化
  • 建构主义
  • 学术
  • 国际政治
  • 政治理论
  • 社会理论
  • 国际关系
  • 政治学
  • 理论研究
  • 学术著作
  • 西方政治思想
  • 全球化
  • 国际政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历山大·温特编著的这本《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创立了一种把国际体系作为社会建构的理论。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概念上阐析了“社会建构”这个术语的意义,这一部分所讨论的问题属于哲学的范畴;第二部分是根据第一部分的哲学论述提出的一种国际政治学理论,这种理论与至少是在北美国际关系学界占主导地位的各种现实主义理论流派相并立,属于理念主义范畴,是结构理念主义。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温特,俄亥俄州立大学拉尔夫·D. 梅尔尚(Ralph D. Mershon)国际安全教授。曾执教于耶鲁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在国际关系理论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信息

译者前言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国际政治的四种社会理论
国家体系研究工程
国家中心论
体系理论
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
结构理论的分类图谱
四种社会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的归类定位
三个方面的解释
认识论和中间道路
本书的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社会理论
第二章 科学实在论与社会类别
科学实在论与指涉理论
独立存在的世界
成熟理论指涉客观世界
理论提供有关不可观察事物的知识
科学实在论的终极论断
社会类别问题
因果关系和建构关系
因果理论研究
建构理论研究
建立国家理论问题的社会学
结论
第三章 “观念无所不在?”:论权力与利益的建构
利益建构权力
华尔兹的明晰模式:无政府状态与权力分配
华尔兹的含蓄模式:利益分配
建立一种弱式物质主义(I)
观念建构利益
人的理性模式
超越理性主义模式
建立一种弱式物质主义(Ⅱ)
结论
第四章 结构、施动性和文化
结构的两个层次
微观结构
宏观结构
作为共同知识和集体知识的文化
结构的两种作用
因果作用
建构作用
建立一种合成观点
文化作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结论
第二部分 国际政治
第五章 国家与团体施动性问题
本质国家
国家作为指涉客体
国家的定义
“国家也是人”
论国家的本体地位
国家施动结构
为什么使国家人格化仍然是有问题的
身份与利益
国家利益
国家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吗?——关于自我利益的注释
结论
第六章 三种无政府文化
无政府状态下的结构和角色
霍布斯文化
敌意
霍布斯无政府状态的逻辑
内化的三种等级
洛克文化
竞争
洛克无政府状态的逻辑
内化与福柯效应
康德文化
友谊
康德无政府状态的逻辑
内化
逾越无政府难题?
结论
第七章 进程与结构变化
身份形成的两种逻辑
自然选择
文化选择
小结
集体身份和结构变化
主变量
相互依存
共同命运
同质性
自我约束
讨论
结论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冷战的结束给予国际政治理论界较沉重的一次打击。在20世纪80年代,当人们还在谈论冷战将如何继续下去时,它的便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了。冷战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各派学者都始料未及的,使得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处于尴尬的的地位,由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冷战的结束,...  

评分

从物质主义到理性主义再到理念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不是独立地随着时间在演进,而是顺应国际的现实格局在调整自身的体系。尤其对理论的基本起点以及演绎的逻辑机制进行改装。 温特的建构主义作为对新现实主义预设性批判,他否定了新现实主义所认为的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权力竞逐的...  

评分

冷战的结束给予国际政治理论界较沉重的一次打击。在20世纪80年代,当人们还在谈论冷战将如何继续下去时,它的便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了。冷战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各派学者都始料未及的,使得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处于尴尬的的地位,由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冷战的结束,...  

评分

先找茬儿 a P43 尾注26 应该是Thomson(1994) b P99 极应该是Polarity,这应该是翻译录入时的Typo c P255 European Concert翻译成欧洲协调更佳 d P258 realpolitik译为现实政治明显比权力政治更符合传统,原文中对realpolitik和realism都加了引号,无非也就是突出与引用,...  

评分

这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政治学不可不读的书。 《国际政治理论》、《国家间政治》和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国际关系引用最多的图书。 如所有法学、社会学著作一样,她带来了无数的支持者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批判者。所以有了第三次大辩论。 ...  

用户评价

评分

国际关系理论四大名著之四:社会学-哲学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论述,然而还是些皮毛而已。最终使得现实主义同样沦为应然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结构层次上的集体身份形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需补科学哲学与维特根斯坦。

评分

国际关系理论四大名著之四:社会学-哲学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论述,然而还是些皮毛而已。最终使得现实主义同样沦为应然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结构层次上的集体身份形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需补科学哲学与维特根斯坦。

评分

国际关系理论四大名著之四:社会学-哲学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论述,然而还是些皮毛而已。最终使得现实主义同样沦为应然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结构层次上的集体身份形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需补科学哲学与维特根斯坦。

评分

国际关系理论四大名著之四:社会学-哲学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论述,然而还是些皮毛而已。最终使得现实主义同样沦为应然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结构层次上的集体身份形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需补科学哲学与维特根斯坦。

评分

国际关系理论四大名著之四:社会学-哲学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论述,然而还是些皮毛而已。最终使得现实主义同样沦为应然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结构层次上的集体身份形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需补科学哲学与维特根斯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