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史與聖傳

僧史與聖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李熙
出品人:
頁數:305
译者:
出版時間:2014-8
價格:51.9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44305
叢書系列:宋代佛教文學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佛學
  • 佛教
  • 李熙
  • 禪宗
  • 宋史
  • 僧傳
  • 宋遼金史
  • 曆史學
  • 佛教史
  • 僧侶傳記
  • 宗教文化
  • 曆史文獻
  • 聖賢傳記
  • 東方哲學
  • 宗教研究
  • 中國曆史
  • 宗教人物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僧史與聖傳:<禪林僧寶傳>的曆史書寫》是對宋僧惠洪的僧傳著述《禪林僧寶傳》所作的專門研究。本書避免從體例和內容齣發分彆研究等問題,注意考察惠洪的僧傳書寫與其曆史意識、撰述體例、撰述意圖等方麵的復閤聯係,揭示文體、口傳、套式、想象、修辭等在僧傳書寫中發揮的作用,並探討在此過程中齣現的虛構性、宗教性等問題。全書以理論眼光看待從佛教史料搜集、考證到僧傳書寫的過程,對《禪林僧寶傳》做瞭多視角的詮釋。

著者簡介

李熙(1980-),四川儀隴人,2011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師從周裕鍇教授。2011-2013年於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現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宋代僧傳、宋代禪宗思想史研究。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禪林僧寶傳》的文本形成
第一節 懷古的史學:惠洪的曆史意識與禪史編撰
第二節 補充的邏輯:論《禪林僧寶傳》撰述體例與判斷禪師道行的標準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惠洪禪史編撰的基礎結構與上層結構
第二章 《禪林僧寶傳》的書寫史
第一節 《宋高僧傳》、《禪林僧寶傳》禪師傳記的互文敘事
第二節 《景德傳燈錄》與《禪林僧寶傳》:禪史文本互文性的産生
第三節 追憶過去:《禪林僧寶傳》對叢林集體記憶的傳承與建構
第四節 文體風格的互文:《禪林僧寶傳》與碑誌、塔銘等史傳材料之關係
第三章 曆史敘事學視野下的《禪林僧寶傳》
第一節 史傳的仿製品:禪史敘述者對敘事的控製權力
第二節 影由形生,響逐聲起:故事情節的編排方式
第三節 一幅連貫的圖畫:詩性想象在禪史敘事中的構成功能
第四節 《禪林僧寶傳》的空間書寫
第五節 從曆史時間到敘事時間:《禪林僧寶傳》的時間變形
第四章 禪師聖徒性的製造
第一節 齣生的轉義:從世俗事件到宗教事件
第二節 闡釋禪師的肖像:想象、視角與指涉物
第三節 前輩為道之精:禪師人道的時節因緣
第四節 神通、狂逸與晦跡:禪師行事中道行的錶徵
第五節 死亡的典刑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後現代”插入的生澀感(套用口述,歷史敘事,互文等概念),試圖拼接兩種不同思想和話語模式(傳統文史學和西方史學敘述學)

评分

看完之後也不知道究竟覺得文學研究無聊,還是理論無聊 主要的內容其實不要那些後現代主義話術也是可以寫齣來的

评分

“後現代”插入的生澀感(套用口述,歷史敘事,互文等概念),試圖拼接兩種不同思想和話語模式(傳統文史學和西方史學敘述學)

评分

禪宗 佛教

评分

禪宗 佛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