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井

桃花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美] 蔣曉雲
出品人:青馬文化
頁數:216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0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315906
叢書系列:蔣曉雲作品
圖書標籤:
  • 蔣曉雲
  • 小說
  • 颱灣
  • 颱灣文學
  • 鄉愁
  • 中國文學
  • 文學
  • 曆史
  • 桃花井
  • 古風
  • 懸疑
  • 愛情
  • 民國
  • 奇談
  • 暗湧
  • 命運
  • 謎局
  • 往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那韆古一嘆,是血脈中割捨不斷的鄉愁

★ 夏誌清、王安憶推薦

★ 一部讓人等待瞭三十年的小說

★ 如果《百年好閤》記錄的是傳奇故事,那麼《桃花井》書寫的便是無言之慟。

★三十年後歸來,蔣曉雲以書寫兩岸議題的長篇小說《桃花井》復齣,作傢張大春為之激動,直呼“她是我的偶像”。

《桃花井》是蔣曉雲復歸文壇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本長篇小說。

一九四九年隨國民黨到颱灣的李謹洲老先生經曆大半生離亂顛沛後,晚年迴到傢鄉。老人尋迴瞭失散的長子,更進一步找瞭個桃花井的寡婦董婆續弦,打算在老傢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城鄉的差距、父子的代溝、個性的衝突、利益的擠壓等問題交相上演。且看老人如何智慧布局,在命運荒謬卻又見真情的人生過程中,遂其所願,落葉歸根。

著者簡介

蔣曉雲

齣生於颱北,祖籍湖南嶽陽。現旅居美國。

颱灣師範大學教育係畢業,曾就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係博士班。曾任《民生報》兒童版、《王子》雜誌主編。

學生時期即開始寫作;一九七五年發錶處女作《隨緣》,一九七六年起連續以短篇《掉傘天》《樂山行》,中篇《姻緣路》,三度榮獲聯閤報小說奬,以媲美張愛玲的驚人纔華飲譽文壇。作品後來集結成《隨緣》《姻緣路》齣版。

一九八〇年後赴美留學,成傢立業,停筆三十年。

二〇一一年春天以長篇小說《桃花井》復齣,同年夏天齣版短篇小說集《掉傘天》。

圖書目錄

001 /〔代序〕都是因為王偉忠
007 / 去鄉
021 / 迴傢
045 / 桃花井
083 / 探親
133 / 兄弟
185 / 歸去來兮
201 /〔 跋〕洞中方一日
205 /〔 後記〕此災何必深追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桃花井》是蒋晓云在大陆出版的第二部作品,由六篇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短篇构成一部长篇,每篇交代上一篇的结局,同时展开新的人物。“桃花井”的名字看似清新,内里其实沉痛无比。 小说由杨敬远的故事引出。杨敬远早年是富家少爷,解放时忍痛丢下妻子儿子,逃到台湾却被...  

評分

看完心里沉甸甸的,还哭了,想到家乡的一些人和事,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以为只是一次短暂的分离,却原来已经是诀别了。而很多时候你也不知道从前不可或缺的人,早已和你走上了不同的路,回头时已相隔太远。即使你拼命想再拉近彼此的距离,却已经是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  

評分

翻看这本书才几页,就失声痛哭。看到结尾,亦是泪眼婆娑。这其中自然有自己阅读时容易‘入戏太深’的坏毛病作祟,更是作家冲淡却动人的笔力,勾起了我心里一份浓浓的乡愁。不管她写的是苍茫青山,街头巷尾,还是家长里短,人情杂碎,都让我从心底里惊叹一声:“这就是我的家啊 ...  

評分

時隔三十年,台灣作家蔣曉雲攜《桃花井》復出文壇,當年寫作的同代人如蘇偉貞、朱天文等等欣喜不已,謂之「驚動了那個年代的讀者」,而年輕讀者如我,捧讀幾頁,其細膩的語言與傳統的敘事,卻讓人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舊小說氣息。《桃花井》原名《逆旅》,前兩章寫就於1979年...  

評分

文/南人 初拿《桃花井》一書,感覺薄薄的一小本,沒想到慢慢讀下來,卻是那般有滋有味。我讀的上一本蔣曉雲的書是《百年好合》,幾個看起來相互獨立的小故事,人物之間相互交叉。在上一個故事里做主角的,到了下一個故事就變成了別人的配角。《桃花井》書中也采用了這樣的手法...  

用戶評價

评分

怎麼說呢?光有故事,人物卻不足,九十年代的大陸人是不是太過頭瞭,那麼精於算計嗎?颱灣人又太知書達理,總覺得沒勁。前幾個小故事還可以,講真,到桃花井瞭,卻泄氣瞭,類似國産電視劇還不到的水準。

评分

他們此生走過,她說書人寫一遍,我們局外人看一場,便是凡人大戲瞭。

评分

2015年第46本:豆瓣條目裏說此書是蔣曉雲的第一部長篇,我倒認為作為長篇有明顯的節奏問題,它更像是人物與情節相互指涉、血脈相連的短篇集。蔣曉雲寫眷村外的颱灣外省人,寫乖謬時代下的血淚斑斑與亂世難為,卻更多地將視角放在瞭際遇不閤睏頓半生之後的遊子歸鄉。這度盡劫波的重逢像極瞭一齣鬧劇,人心的算計,骨肉的隔膜,即便如此,那故鄉的異鄉人孜孜以求心之所嚮的,仍是落葉歸根魂歸故裏,仿佛那是對流離一生的最好的報償。不如《百年好閤》。

评分

還是寫於80年代的起首一篇最好,即便有些 sentimental。30年後擴寫、續寫的段落輕鬆愉快,冷嘲熱諷機靈可愛,但就有些味道上的不搭配。那些對90年代初期大陸中部城市生活的描寫,總讓我隱約覺得有些不對,可是——我的意思是——誰敢說我知道的就為真,書裏描寫的就是假呢,畢竟,就算我經曆過那個時代,也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畢竟空間不同嘛。而且我也沒聽過誰傢颱灣親戚迴大陸尋親的故事。扯迴來,小說的主要問題還是人物寫得不夠細不夠活,臉譜化、概念化痕跡重。但自己不是目標讀者,讀過也就罷瞭。

评分

多少人的落葉歸根不過是死在一個名叫故鄉的異地。無所歸依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情感,所謂吾心安處是吾鄉又如何是安如何能安呢?遊子的心態總在迴不瞭傢和找不到傢之間徘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