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的成名作,自1960年出版以来,畅销不衰。《城南旧事》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淡淡哀愁中的浓浓诗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列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指定书目。
《城南旧事》精装经典版本:它以中青社黑皮书为基础,配有88幅珍贵、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照片,这是“胡同之没”摄影家沈继光历时18年,走遍老胡同大杂院的抢救性记录。林海音子女夏祖焯、夏祖丽也很喜欢这些照片。随书赠送林海音五岁初到北京的照片藏书票。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她原籍台湾,生于日本,长在北京。她的父亲在她12岁时离世,剩下她与母亲一起照顾三位妹妹和两位弟弟。她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成功地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林海音提出“纯文学”的概念,提倡不含政治及商业目的的文学创作。她成立纯文学出版社,创办《纯文学杂志》,发掘鼓励了无数青年作家,写下独树一帜的出版传奇。林海音一生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代表作有《城南旧事》《冬青树》《绿藻与咸蛋》《晓云》《婚姻的故事》等,她说:“我在北京度过的二十五年时间,是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
沈继光,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中国铁路文工团高级美术设计师。1987年开始举办个人画展,1992年应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之邀,举办“胡同之没”黑白摄影展,这也成为了他胡同摄影的开端。1997年,应胡絜青、舒乙约请,拍摄了以老舍在北京的生活为题材的专题摄影作品,作品存立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老舍陈列室纪念墙。先后出版《老舍的北京》《旧京残片》《老物件》《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等书。
过去是什么? ---读林海音《城南旧事》 回忆往往是痛苦的,但是回忆更多的时候却是美丽的,比如初恋,比如童年。它常常会让你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柔柔地触摸到了你心底最柔弱的地方,如冬阳,如骆驼队。这就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如她的名字一样让人温暖。 ...
评分述古书店的老板要赶去浏阳,也不等我细细淘书了。幸而匆匆拿的几本书里有这本《城南旧事》。铜板纸印刷的,拿在手里,沉甸甸。里头一百多张北京胡同的照片也增了书的沉度。 很快就翻完了。 没想到《城南旧事》竟是这个样子。小说那么有名,电影也那么有名,却从没有人跟我说...
评分记得很小的时候,在读小学。有天放学回家,电视里是张丰毅还很年轻平滑的一张脸,还有英子水汪汪的大眼睛。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个电影的名字,只记得有草地,有张丰毅低头和英子说话。当时只是害怕地想英子啊千万不要被坏人拐走。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部叫《城南旧事》电影里的镜...
评分之所以买读库版的城南旧事,完全是因为读了一篇讲座稿(http://site.douban.com/210084/widget/notes/13304480/note/322012138/)。为了买书,还专门注册了一个读库账号,忍受了不怎么样的购物体验,按定价付了款。不过这书确实值得,既值那个价,也值买它看它的时间精力。林海...
评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伴随着这首凄美婉转的《送别》,听着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她笔下的童年旧事宛如一幅副记录画面浮现在眼前。 听完了广播版,觉得还不过瘾,就买了书来读。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一部自传体...
果然是经典之作!童稚又聪慧勇敢的小女孩,对大人的世界尽管懵懂无知,却能凭直觉辨别真假善恶和大人们之间的事并机智应对,譬如勇助秀贞妞儿这对薄命母女相认出奔,撮合兰姨娘和徳先叔来避免父母之间感情危机。主要是透过小孩懵懂澄澈的双眼,来看秀贞妞儿、小偷、兰姨娘、宋妈、父母那些悲欢人生。行文充满温情和略带忧郁的怀念,偏又一副孩童般无忧无虑的语气。真真动人。
评分走,我们看海去...
评分果然是经典之作!童稚又聪慧勇敢的小女孩,对大人的世界尽管懵懂无知,却能凭直觉辨别真假善恶和大人们之间的事并机智应对,譬如勇助秀贞妞儿这对薄命母女相认出奔,撮合兰姨娘和徳先叔来避免父母之间感情危机。主要是透过小孩懵懂澄澈的双眼,来看秀贞妞儿、小偷、兰姨娘、宋妈、父母那些悲欢人生。行文充满温情和略带忧郁的怀念,偏又一副孩童般无忧无虑的语气。真真动人。
评分重读城南旧事!小时候读过,却始终没看大懂。这一次,读懂了!我们也都不再是小孩子了!……
评分“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返。”没有细心体悟和真情实感,写不出这样动人的文字。这版书排版印刷装帧都不错,适合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