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蒋晓云 小说 台湾 台湾文学 乡愁 中国文学 文学 历史
发表于2025-02-22
桃花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那千古一叹,是血脉中割舍不断的乡愁
★ 夏志清、王安忆推荐
★ 一部让人等待了三十年的小说
★ 如果《百年好合》记录的是传奇故事,那么《桃花井》书写的便是无言之恸。
★三十年后归来,蒋晓云以书写两岸议题的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作家张大春为之激动,直呼“她是我的偶像”。
《桃花井》是蒋晓云复归文坛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李谨洲老先生经历大半生离乱颠沛后,晚年回到家乡。老人寻回了失散的长子,更进一步找了个桃花井的寡妇董婆续弦,打算在老家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城乡的差距、父子的代沟、个性的冲突、利益的挤压等问题交相上演。且看老人如何智慧布局,在命运荒谬却又见真情的人生过程中,遂其所愿,落叶归根。
蒋晓云
出生于台北,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曾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系博士班。曾任《民生报》儿童版、《王子》杂志主编。
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一九七五年发表处女作《随缘》,一九七六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作品后来集结成《随缘》《姻缘路》出版。
一九八〇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
二〇一一年春天以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同年夏天出版短篇小说集《掉伞天》。
她复出后第一部作品
评分2015年第46本:豆瓣条目里说此书是蒋晓云的第一部长篇,我倒认为作为长篇有明显的节奏问题,它更像是人物与情节相互指涉、血脉相连的短篇集。蒋晓云写眷村外的台湾外省人,写乖谬时代下的血泪斑斑与乱世难为,却更多地将视角放在了际遇不合困顿半生之后的游子归乡。这度尽劫波的重逢像极了一出闹剧,人心的算计,骨肉的隔膜,即便如此,那故乡的异乡人孜孜以求心之所向的,仍是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仿佛那是对流离一生的最好的报偿。不如《百年好合》。
评分并不是很清楚那段历史。却代入感颇强。人生离散,不是自己可以决定。慎思,慎行。
评分最怕这种,各种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忽然显露出的一点真情,就像汪曾棋有次写一个饭馆老板,琐碎无聊的小男人性格,忽然某天不经意的拢了一下妻子的头发,那个手势温柔的呀,好像让人落泪只需那么一点点的多情,遂生出再精明的女作家也到底是个文艺女青年之感
评分说什么党与国到头来是家与乡,开头是洞庭一潭秋水,末尾是旷野一缕野风,千百年离离散散聚聚合合归去来兮归去来兮!蒋晓云的文字早年清隽后来辛辣。此书文短情长值得一看。(怎么这么像广告……?囧)
说起台湾的作家,我读过的作品还真不少,比如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罗兰的《罗兰小语》,古龙的《绝代双骄》和《楚留香系列》,琼瑶阿姨的《窗外》、《烟雨蒙蒙》、《几度夕阳红》、《彩云飞》、《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等,还有李敖的《活着你...
评分桃花井,风流的意象书写的不过是普通人的市井传奇,沦落天涯风尘委地,一点都不香艳浪漫,横横竖竖,框定了现世人生。任世间桃花烂漫红尘开遍,抬望眼,触碰得到的也只是头顶那一小片方方正正的天。 蒋晓云惯写大时代小人物的悲欢际遇,从《百年好合》到《桃花井》,主人公无一...
评分蒋晓云少年成名,正是因为擅写都会女性的爱情婚姻,是以夏志清朱西宁等大家当年都拿她和张爱玲相提并论,认为她文可继承张氏一脉。其后她结婚、生子、进入职场,再提笔已是30年后。读完《桃花井》,觉得她成功抛开了张爱玲的影子,文字更为冲淡、平和,鲜有少时的雕琢、陡峭。...
评分 评分時隔三十年,台灣作家蔣曉雲攜《桃花井》復出文壇,當年寫作的同代人如蘇偉貞、朱天文等等欣喜不已,謂之「驚動了那個年代的讀者」,而年輕讀者如我,捧讀幾頁,其細膩的語言與傳統的敘事,卻讓人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舊小說氣息。《桃花井》原名《逆旅》,前兩章寫就於1979年...
桃花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