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園林變遷研究

揚州園林變遷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同濟大學齣版社
作者:都銘
出品人:
頁數:241
译者:
出版時間:
價格:76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0853598
叢書系列:建築遺産研究與保護係列叢書
圖書標籤:
  • 園林
  • 建築
  • 江南
  • 建築史
  • 中國古代建築》中國園林
  • 都銘
  • 與園
  • 空間
  • 揚州園林
  • 園林史
  • 文化遺産
  • 城市變遷
  • 曆史研究
  • 江南園林
  • 建築史
  • 地方誌
  • 傳統文化
  • 景觀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揚州園林變遷研究--人群與風景》 是一本研究揚州園林的學術專著。

基於揚州園林獨特的演進機製與發展過程中的公 共性轉型,本書從“人群”與“風景”互動的視角齣 發,著眼於園林的變遷過程及營造技法,對揚州園林 的曆史源流、文化特徵、空間格局等方麵進行瞭全麵 的探討,揭示瞭揚州園林的真正價值與文化內涵。

本書適閤廣大建築專業師生及園林景觀、文史工作者閱讀。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O 導論揚州園林--人群與風景
0.1 思考揚州園林
0.1.1 “揚州園林”辨析
0.1.2 圖像中的揚州園林
0.1.3 揚州園林的曆史跌宕
0.1.4 運河與揚州園林
0.2 研究的迴顧
0.2.1 古人的記述
0.2.2 今人的研究
0.2.3 問題的提齣
0.3 研究的視角
0.3.1 名聲的由來
0.3.2 劉大觀的三城景觀印象
0.3.3 “園亭”的本質
0.4 研究的方法
0.4.1 研究立足點
0.4.2 曆史圖像的價值
0.4.3 問題解析的途徑
第一章 18世紀前的揚州園林:演進的脈絡
1.1 揚州城與揚州園
1.1.1 文化地理中的古揚州
1.1.2 明代以來的城市格局
1.1.3 人地關係與園林特質
1.1.4 公共園林與私傢園林
1.2 計成與揚州私傢園林
1.2.1 揚州私傢園林的發端
1.2.2 計成與影園
1.2.3 從影園到筱園
1.2.4 早期揚州私傢園林概覽
1.3 揚州公共園林與官造風景
1.3.1 揚州公共園林的三種類型
1.3.2 文人士大夫與揚州公共風景園
1.3.3 文化事件與風景塑造:傍花村案例
1.3.4 早期公共風景園概覽
1.4 運河與揚州園林的選址
1.4.1 鄭氏四園與黃氏四園的選址
1.4.2 園林選擇與運河的關係
本章小結
第二章 18世紀的揚州園林(上):水上體驗與園林嬗變
2.1 揚州園林的新變化
2.1.1 園林選址
2.1.2 文字和圖像中的園林描述
2.1.3 變化、問題與綫索
2.2 《平山堂圖誌》的繪製
2.2.1 捲首圖的真容
2.2.2 捲首圖的繪製邏輯
2.2.3 風景描繪的視點變化
2.2.4 “船行”視角與“平岡艷雪”
2.3 園林圖像與“船行”風景體驗
2.3.1 風景的體驗路徑
2.3.2 風景圖鑒中的體驗模式
2.3.3 體驗路徑的遷延
2.3.4 風景體驗與場所認知
2.4 “船行”與揚州園林嬗變
2.4.1 從“檔子”到“閣道”
2.4.2 從尺五樓到小秦淮
2.4.3 景觀的公共聚焦點
2.4.4 “船行”係統對園林入口的改造
本章小結
第三章 18世紀的揚州園林(下):運河畔的公共風景園
3.1 從筱園開始的公共風景園轉變
3.1.1 從種植園到文人園
3.1.2 空間格局的兩次變化
3.1.3 筱園·運河·公共風景園
3.1.4 公共風景園的勃興
3.2 公共風景園的感知
3.2.1 感知主體與觀景方式
3.2.2 觀景方式的轉變
3.3 政策性建設帶來的公共性
3.3.1 揚州園林發展的高峰期
3.3.2 18世紀江南水災與“以工代賑”政策
3.3.3 作為水災對策的揚州園林建設
3.4 阮元與公共風景園
3.4.1 李鬥與阮元
3.4.2 阮元對揚州園林的推廣
本章小結
第四章 19-20世紀初的揚州園林:風景園林式微與城市宅園興起
4.1 19世紀初揚州風景園林的衰亡
4.1.1 麟慶的遊曆
4.1.2 一衰落的記錄
4.1.3 衰落的主因
4.2 城市宅園的勃興
4.2.1 新建宅園概覽
4.2.2 宅園建造分析
4.3 19-20世紀初揚州園林的三種類型
4.3.1 重寜寺東園與桃花庵:城郊寺觀風景園林
4.3.2 個園與寄嘯山莊:大型城市園林
4.3.3 棣園與小盤榖:中小型城市宅園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運河背景下揚州園林特徵的形成
5.1 岸綫與園林布局
5.1.1 檔子與岸綫
5.1.2 “裹角之法”
5.1.3 “夾河”的作用
5.1.4 “橋亭”的演變
5.1.5 穿越與跨越:揚州園林空間布局的主題
5.2 運河疏浚與疊山理水
5.2.1 運河疏浚造就的山景:梅花嶺與康山
5.2.2 計成與張漣造山手法的影響
5.2.3 尺度真實與整體感:揚州園林疊山理水的追求
5.3 “隔江山色”與建築體量追求
5.3.1 運河江景與眺望需求
5.3.2 私傢園林的風景尺度變遷
5.3.3 “真山水”中的建築體量
5.3.4 從仰止樓、熙春颱到蝴蝶廳
5.4 運河與揚州園林變遷
5.4.1 兩個時間節點:1757年與1820年
5.4.2 作為自然景觀資源的運河(1757年前)
5.4.3 作為社會公共領域的運河(1757-1819年)
5.4.4 運河基因的內在延續(1820年後)
本章小結
結語揚州園林的價值、成就與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插圖索引
錶格索引
名詞索引
後記
附錄《平山堂圖誌》捲首圖的復原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自然資源的風景化曆程,當然這個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風景就包括瞭大量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是書將18到20世紀的揚州園林的風景化曆程掰碎成數階段,且各有其重點,從繪畫、文字角度敘述園林體驗的章節頗有趣。

评分

自然資源的風景化曆程,當然這個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風景就包括瞭大量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是書將18到20世紀的揚州園林的風景化曆程掰碎成數階段,且各有其重點,從繪畫、文字角度敘述園林體驗的章節頗有趣。

评分

前兩部分十分精彩,到晚近的城中私園部分開始逐漸偏離主題????

评分

有虎頭蛇尾之嫌…

评分

有虎頭蛇尾之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