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嘲笑锡巴里斯人把公鸡赶出城邦是小题大做、意志薄弱,但是吵闹的罗马让凯撒也不得不给卧室加盖上第二道墙。
·很难说18世纪为声学做出了什么重要贡献,但也有例外,诺勒神父为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的争论画上了句号,方法很简单——他将头浸入了水中。
抱怨他人制造噪音,或被别人当做噪声源,不论愿意与否,噪声一直充斥着我们的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各种不同的角色。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声学部前负责人迈克•戈德史密斯搜集了从古至今关于噪声的人类记录,梳理了人类认识噪声的历史。不免让人吃惊的是,噪声引起人类注意如此之早,人类对噪声的研究却如此之晚,这就有了本书中的各种奇闻逸事。
书中奇闻轶事的主角们一定希望他们的故事还是不为人知。
令人吃惊的佳作! ——《新科学家》
奇事与逸闻的宝库......这是一本精心写就、引人入胜、有趣易读的书。对于想要理解噪声的物理学与历史知识的读者,本书是个很好的起点。 ——《科学美国人》
一部趣史。 ——《华尔街日报》
迈克•戈德史密斯,自由科普作家。1987年从基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声学部工作,并担任部门负责人多年。1999年以来,写作了超过三十本科普书籍,读者遍及各个年龄。他的两部作品《爱因斯坦与他的膨胀宇宙》(2001)和《狂欢机器人》(2003)曾入选“安万特科学图书奖”(现更名为“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火山爆发、闪电算噪声吗?72页18世纪早上五点的钟声?20世纪电影中人造的噪声?为城市制定分贝标准?读完发现,根本无所谓噪声,就是你能不能接受。自然的噪声,根本就是音乐。
评分很多新知识点。
评分2014年11月15日,阅毕。很难讲这是本科普著作,说是人与噪声的抗争史更为恰当 ,搜集了从古至今人类对噪声的认识与记录。噪声的问题很难,至今对噪声的定义都还有很大的争议,因为这是一个很主观的物理概念。 同一首乐曲,对有些人来说是乐曲,而对有些人来说是噪声。
评分更像一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史料集加上些许点评、吐槽和科普。某时某地,什么现象或技术产生了什么声音,人对此的认知,怎么研究,怎么控制,怎么利用等等。原著副标题story比译名“历史”切题。标题discord一词精准,但没译出来
评分很多新知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