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表

周期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普里莫·莱维,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公众喉舌,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以及卡尔维诺等文学大师的推崇。莱维同时也是一位化学家,他常说:“化学家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囚犯这两重身份在我身上是如此根深蒂固。” 他无法想象没有这双重经历的自己。

莱维194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回忆奥斯维辛经历的《如果这就是人类》时,卡尔维诺为他撰写书评,热切推介。然而,却直至1958年的修订版,才终获文坛认可。从此,他的创作如源泉喷涌,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1963年出版的《终战》,描述从集中营得救回到意大利的经过,这部作品不仅被选入意大利语文教材,还于1997年被编为电影《劫后余生》。出版于1975年《周期表》是莱维最为著名的作品。

1987年,由于抑郁症,莱维从住宅一跃而下。同样是奥斯维辛幸存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利·维瑟尔说:“早在四十年前的奥斯维辛时代,莱维已死。”

出版者:山东文艺出版社
作者:[意] 普里莫·莱维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61
译者:牟中原
出版时间:2014-6-20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94215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化学 
  • 普里莫·莱维 
  • 小说 
  • 科普 
  • 意大利 
  • 科学人文 
  • 外国文学 
  • 意大利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氢,和星星、太阳里燃烧的元素一样。它的凝聚产生了这永恒而孤寂的宇宙。

1975年出版的《周期表》是莱维最为著名的作品,他凭借丰富的化学家的知识,以各种元素为隐喻,创作了一系列相互纠结的半自传故事,既包含了他所出身的皮埃蒙特犹太社会、他从中学开始的化学学习,亦表达了他对二战时大屠杀的反思与回应。在莱维的笔下,各个化学元素的不同性质,它们美丽的结构式,随着情节的进展得到了一一展现。元素不仅是有诗意的,更具备丰富的哲学意义。1996年,英国伦敦皇家研究院将《周期表》评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学著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最近半年我生命里又多增添了一些内容,大学时前女友C-cup从美国学成归国,进吉大第一医院找了个实验室的工作。看到我在西班牙穿背心的照片她会说哇你诱惑我啊,聊起回国最大的不适应时是在中国陌陌不如在美国好用。我心里想你还是那个入学军训时就认识的笑容灿烂的你么。 她说...  

评分

作者文笔非常诙谐、流畅,译者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那份幽默和飞流直下的文风。 但是,尽管绝少描写集中营里面的残酷,故事里仍时时透露出伤痛、无法原谅,无法释然、绝望的愤怒……这本书也像人生,从少年时代写到中老年,但是集中营施加的折磨和创伤总是时不时浮现在生活里。...  

评分

评分

文字优美淡雅,跌宕起伏的人生却用平静的语言表达出来,读完每一小章都愿意放下书静静回味。读完这一本开始对莱维的书感兴趣,看了《这是不是一个人》,很受触动,会继续看他其他的书。了解了德国集中营,又想了解南京大屠杀,读了南京大屠杀,又去读了宋氏家族,读了宋氏家族...  

用户评价

评分

重译吧

评分

好。

评分

重译吧

评分

漂亮的小故事,没有特别着意写奥斯维辛,可是那种深远的影响随处可见。

评分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聊到这本书他表示这本拿到过百年最佳科普书的名号(之一),然而我当年因为排版和难读就没看完,并且这书完全不科普于是感觉这奖拿的仿佛冷笑话一般…总之终于捡起来看完了,彻底看完后倒是有所改观。它并不是普适意义上的科普书或者小说,一本充满了各种艰深晦涩隐喻的半自传自然很难讲好读,但慢慢看下去就会逐渐生出漏雨苍苔、世事幽微之感。关于铅的那章非常推荐,以及部分句子让人隐约看到了马尔克斯的感觉。(最好对着英译本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