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中的少年

風景中的少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奧地利] 鬍戈·馮·霍夫曼斯塔爾
出品人:
頁數:460
译者:李雙誌
出版時間:2018-2
價格:5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749381
叢書系列:俄耳甫斯詩歌譯叢
圖書標籤:
  • 霍夫曼斯塔爾
  • 詩歌
  • 奧地利
  • 德語文學
  • 奧地利文學
  • 外國文學
  • 外國詩歌
  • 風景
  • 少年
  • 成長
  • 旅行
  • 自然
  • 情感
  • 迴憶
  • 青春
  • 探索
  • 夢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風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爾詩文選》包含詩歌,詩劇,散文,為國內首次全麵譯介霍夫曼斯塔爾。

他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後的繆斯,被裏爾剋、茨威格、格奧爾格尊為“昨日的世界”的代錶,是一代人的精神首領。

他也是唯有濟慈和蘭波可比肩的少年成名的奇纔,年僅十六七歲便以其不朽的詩與至今不可超越的散文在德語文學中青史留名。

“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瞭他一生的創作。他的散文、他的對話、他的詩歌中每一個韻律悠揚而優美動人的措辭都浸透瞭死亡之美,成為唯美至頹廢的絕佳象徵。他執意用美的文字,寫齣唯美與枯萎和速朽之間的宿命般的關聯,並呈現齣罕見的夢之質地。

內含霍夫曼斯塔爾自選最佳詩歌,重要詩劇(《愚人與死亡》《提香之死》《白扇記》《昨日》)和代錶散文作品(《談詩》)。國內首次譯介。

著者簡介

鬍戈•馮•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

新浪漫主義派及象徵主義派詩人、劇作傢、散文傢。

齣生於維也納,是富商後裔、受封貴族,亦是文壇傳奇。

16歲開始發錶作品,其詩呈現齣罕見的輕盈俊逸和宛如天成的精緻完滿,隨即贏得瞭“神童”的雅稱。他是19世紀末維也納炙手可熱的少年詩纔,唯有彼時的濟慈和蘭波可比肩。

後主要轉入詩劇的創作,以《昨日》《提香之死》《愚人與死神》《白扇記》為代錶,延續瞭與詩歌相同的主旨和風格。這個赫爾曼•布洛赫推崇的“現代那喀索斯”,一如希臘神話中那個因迷戀自己倒影的美貌而早夭,繼而化為水仙花的少年,他用美編織齣光華與頹敗,戀生與念死纏繞的綺麗之夢。“生命,夢幻與死亡”這個主題,貫穿瞭他一生的創作。

晚期緻力於革新古希臘悲劇、中世紀神秘劇和巴洛剋戲劇,改編瞭多部古希臘悲劇。後與馬剋斯•萊因哈特等人一起創辦“薩爾茨堡音樂節”,並與理查德•施特勞斯閤作寫瞭多部歌劇,如《玫瑰騎士》《失去影子的女人》《埃及的海倫娜》等。

茨威格、裏爾剋尊他為時代的首領,他是那個時代最精美也最縴弱的文化符號,象徵著逝去的“昨日的世界”,是哈布斯堡王朝分崩離析前最後一縷瑰麗的餘暉。

圖書目錄

紀念霍夫曼斯塔爾(托馬斯•曼)

春尚早
有此一生
世之隱秘
三行體
外部生活之謠麯
強大魔力之夢
有的人自然……
兩人
生命之歌
你的麵容……
沉夜不祥
寄語
對話
旅歌
短歌三則
幸福之屋
天將曉
風景中的少年
交遊之群
一個男孩
寫給一幼童的詩行
少年與蜘蛛
中國皇帝說
祖母與孫兒
船上廚子,一位囚徒在唱:
年邁男子對夏日的渴慕
世界是什麼?
有問
為我……
你可看到那城市?
思想幽靈
繁花滿樹
一個亡靈的陰影……
緻一位匆匆而過者
我的花園
花園女工的一雙女兒

晨昏朦朧雨
梅露西娜
當那夏日早晨清冽地……
生命,夢幻與死亡……
我熄瞭那燈……
孩子的祈禱
從船上走下
世界與我
因為我知道……
“作品”是死的岩石……
在我走近,在我落腳之處……
春日裏的黃昏
南方的月夜
箴言詩
詩劇
昨日
第一場
第二場
第三場
第四場
第五場
第六場
第七場
第八場
第九場
第十場
提香之死
愚人與死神
白扇記
散文
談詩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評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評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評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評分

他懂花开的忧伤,却还要描绘它们凋落的模样 2018-12-17 10:51:45 作者:李双志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想起他,还是只记得维也纳咖啡馆里那个明眸皓齿的早慧少年。 小他七岁的茨威格,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岁月里,用凄婉而恋慕的笔调写他:是唯有济慈和兰波可比的少年成名的奇才...

用戶評價

评分

如托馬斯·曼所言:“他便是美化,是對塵世之物的清滌,是重建。”

评分

可能是翻譯的問題?為啥會對霍夫曼斯塔爾無感?!

评分

世紀末中歐人的情感結構,都在這本詩集裏:對華麗麗的事物沒有抵抗力,需要想象亡靈、魔鬼之類來戰勝死亡恐懼,念念不忘山林水澤,易醉易燃,輕拿輕放。

评分

俄耳甫斯一律五星。

评分

霍夫曼斯塔爾好似一個王爾德式的少年天纔,但又比後者遠為成熟穩重。世紀末的維也納(茨維格所謂「昨日之世界」)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城市,各種文化雜處其間,既有馬勒這樣以驚世駭俗的音樂作品預言現代世界的先鋒藝術傢,也有霍夫曼斯塔爾這樣畢生描繪「生命、夢幻與死亡」的造夢者。這位青年時代就讓施尼茨勒嘆為天纔,認為可與莎士比亞、但丁比肩的詩人、劇作傢,將德語的唯美性開鑿殆盡,詩文雪膚花貌,柔若無骨。同馬勒一直信心滿滿認為「我的時代終將到來」相反,霍氏似乎同普魯斯特一樣始終留戀著即將逝去的時代,或在世紀末的黃昏墓景中哀惋流連(《白扇記》),或追懷已經遠去的黃金年代(《提香之死》)。如果在其作品中尋找某句概括霍氏的核心美學思想,那就該是:「那一江奔流的水上,雲兒投下的影子縱然虛空,卻也空不過我們稱為生活之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