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利讲讯问

吴克利讲讯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检察出版社
作者:吴克利
出品人:
页数:4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1
价格:6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2109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审讯
  • 心理学
  • 心理
  • 司法
  • 犯罪
  • 悬疑
  • 推理
  • 书单
  • 讯问技巧
  • 审讯
  • 犯罪心理
  • 侦查
  • 刑侦
  • 访谈
  • 沟通
  • 心理学
  • 法律
  • 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检察名师精品讲堂:吴克利讲讯问`10堂侦查讯问攻略课》是作者在长期实务检察实践中侦查讯问经验的集中展现,其中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对侦查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是侦查讯问实务中不可多得的良好参考。

作者简介

吴克利,男,1957年出生,安徽省明光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国家四级高级检察官,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理事,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作者在二十多年的侦查生涯中,参加过国内许多重大疑难案件的侦查审讯,成功的总结了一套较为实用的侦查审讯方法,撰写了《贪污,贿赂案件的审讯技巧》、《审讯心理攻略》、《审讯心理学》《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等专著和教材,曾荣获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三等奖、安徽优秀科研成果奖、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一等奖、“安徽省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近年来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理论研究文章,曾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厅检察理论研究成果”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信息

第1堂课 不抓特点,无从讯问
第1小节 侦查讯问特点何在
第2小节 犯罪嫌疑人对抗表现:谎言与沉默
第2堂课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如何应对
第1小节 暴力取证:何以产生
第2小节 侦查讯问活动中的生理强制行为与心理矫治行为:如何取舍
第3小节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下,侦查讯问依何规则
第4小节 让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侦查讯问方法的原则
第5小节 “阳光”监督下:讯问语用行为技巧
第3堂课 谎言抗审:何以破解
第1小节 谎言抗审:行为过程
第2小节 谎言抗审:行为特征
第3小节 谎言抗审:如何识别
第4小节 抗审中的谎言行为:如何捕捉
第5小节 谎言抗审:揭露环节
第6小节 讯问实例——识别谎言,远离陷阱
第4堂课 沉默”对抗:如何应对
第1小节 探析“沉默”的心理行为基础
第2小节 挖掘“沉默”的心理行为表现
第3小节 探寻“沉默”行为的讯问方法
第4小节 讯问实例——激情状态下的沉默对策
第5堂课 对抗过程的“层面”转换:如何应对
第1小节 对抗过程的“层面”转换:特征表现
第2小节 “层面”转换:讯问前准备
第3小节 “层面”转换:初始阶段任务和讯问方法
第4小节 “层面”转换:对抗相持阶段任务和讯问方法
第5小节 “层面”转换:反复动摇阶段任务和讯问方法
第6小节 “层面”转换:供述交罪阶段任务和讯问方法
第6堂课 透析犯罪嫌疑人的抗审心理
第1小节 抗审心理体系:“支点”与“退路”
第2小节 抗诉的“三大心理因素”
第3小节 人格差异影响供述
第4小节 抗审的心理转化过程
第7堂课 自愿供述的心理依据
第1小节 自愿供述的心理依据
第2小节 自愿供述机理与讯问方法
第3小节 讯问实例——抢劫杀人案犯的讯问买录
第8堂课 侦查讯问攻略(一):心理强制法与心理置换法
第1小节 心理强制法
第2小节 心理置换法
第9堂课 侦查讯问攻略(二):十二轮置换法与潜意识利用法
第1小节 十二轮置换法
第2小节 潜意识利用法
第10堂课 侦查讯问攻略(三):人格差异区分法、需要控制法及认知误区设置法
第1小节 人格差异区分法
第2小节 需要控制法
第3小节 认知误区设置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重复的话很多啊

评分

“提取”信息而不是“搜集”信息,前者强调主动性,如果不能推进嫌疑人定罪,“搜集”的信息价值不大。嫌疑人采用抵抗的态度是有其原因的,主要是抵抗对其有利,如果破除了这个利益或者利益成立的条件,嫌疑人就会觉得抵抗没有意义,从而供认不讳。其次,询问也要讲究方法,要使嫌疑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让其认为警方获得了相关证据;为犯罪嫌疑人铺设后路,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在犯罪嫌疑人要进行休息(即心理修复)时候攻击其心里防线。

评分

真的是按照课堂大纲由浅入深 有疑点 要点 和重点提示 还有思维逻辑图 超赞的书

评分

“提取”信息而不是“搜集”信息,前者强调主动性,如果不能推进嫌疑人定罪,“搜集”的信息价值不大。嫌疑人采用抵抗的态度是有其原因的,主要是抵抗对其有利,如果破除了这个利益或者利益成立的条件,嫌疑人就会觉得抵抗没有意义,从而供认不讳。其次,询问也要讲究方法,要使嫌疑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让其认为警方获得了相关证据;为犯罪嫌疑人铺设后路,让其没有后顾之忧;在犯罪嫌疑人要进行休息(即心理修复)时候攻击其心里防线。

评分

真的是按照课堂大纲由浅入深 有疑点 要点 和重点提示 还有思维逻辑图 超赞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