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问艺术

讯问艺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方正
作者:廖福田
出品人:
页数:4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4
价格:5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216609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实务
  • 司法
  • 法律
  • 好书,值得一读
  • 业务
  • 纪检人学讯问宝典
  • 已入库
  • 巡察人纪检人学讯问宝典
  • 讯问技巧
  • 审讯
  • 心理学
  • 犯罪心理
  • 沟通技巧
  • 访谈
  • 侦查
  • 破案
  • 推理
  • 警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讯问艺术,ISBN:9787802166097,作者:廖福田 著

作者简介

廖福田,男,1952年出生,大学文化,浙江省永嘉县人。

自部队退伍后,曾先后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工作。

现为中共浙江省温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研究员、温州市法学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编著《刑法分则的理论与司法实践》(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新刑法全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毒品犯罪惩治与防范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正确理解和掌握追诉时效》被选编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刑法学教学参考资料,《论对<刑法>第九十七条的修改》获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海南杯世纪优秀论文(1984—1999)”三等奖。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引子第二章 讯问准备 一、合理地组织讯问力量 (一)考虑案件的性质、大小、难易程度、被讯问人的情况和作案的手段、特点等因素组织讯问力量 (二)按照最优组合的需要组织讯问力量 二、全面地了解案件情况 (一)案件有关的基本情况 (二)被讯问人的基本情况 (三)被讯问人深层次的情况 三、认真地分析案情 (一)分析证据材料,判定已有证据的真假和明确证据的现状 (二)分析案件的客观情况,掌握还有哪些客观存在而尚未收集到的证据 (三)分析有关材料,发现疑点,判定被讯问人有哪些犯罪或违纪的问题 (四)分析具体情节,找准被讯问人的薄弱环节 (五)分析案件的主客观具体情况,推断出被讯问人的心理活动 (六)综合分析全案,理清讯问思路 四、精心制定讯问计划 (一)讯问计划的基本要求 (二)讯问计划的形式 (三)讯问计划的内容第三章 讯问开头 一、讯问开头的基本要求 (一)讯问开头的具体方法,要根据被讯问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方法开头 (二)讯问开头的方式,要讲究策略 (三)讯问开头的内容要客观、真实或符合情理 (四)讯问人员的形象,既要威严,又要尊重人 二、讯问开头的具体方法 (一)以思想教育开头 (二)以使用证据开头 (三)以反常规的话语开头 (四)以正话反说开头 (五)以“开门见山”开头 (六)以尊称被讯问人开头 (七)以吹捧被讯问人开头 (八)以关心被讯问人开头 (九)以威胁被讯问人开头 (十)以利诱被讯问人开头 (十一)以帮助被讯问人分析从宽的情节开头 (十二)以肯定、鼓励被讯问人开头 (十三)以引起被讯问人关注的话语开头 (十四)以被讯问人最牵挂的人或事开头 (十五)以被讯问人最担心的人或事开头 (十六)以被讯问人最放心的人或事开头 (十七)以被讯问人走上犯罪或违纪道路的客观原因开头第四章 讯问谋略(上) 一、示之以据 (一)示之以据的概念和作用 (二)使用证据的基本要求 (三)使用证据的时机 (四)出示证据的方法 二、明之以法 (一)明之以法的概念和作用 (二)明之以法的基本要求 (三)明之以法的内容 (四)明之以法的方法 三、慑之以威 (一)慑之以威的概念和作用 (二)威的内涵 (三)慑之以威的方法 四、持之以恒 (一)持之以恒的概念和作用 (二)持之以恒的基本要求第五章 讯问谋略(下) 五、动之以情 (一)动之以情的概念和作用 (二)动之以情的基本要求 (三)情感涉入的方式方法 六、晓之以理 (一)晓之以理的概念和作用 (二)晓之以理的基本要求 (三)晓之以理的方法 七、许之以利 (一)许之以利的概念和作用 (二)许之以利的基本要求 八、惑之以计 (一)无中生有 (二)声东击西 (三)欲擒故纵 (四)挑拨离间第六章 讯问忌讳 一、忌胸中无数 (一)胸中无数的含义和危害 (二)胸中无数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二、忌先入为主 (一)先入为主的含义和危害 (二)先入为主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三、忌对立情绪 (一)对立情绪的含义和危害 (二)对立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四、忌各自为战 (一)各自为战的含义和危害 (二)各自为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五、忌矢不中的 (一)矢不中的的含义和危害 (二)矢不中的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六、忌随意许诺 (一)随意许诺的含义和危害 (二)随意许诺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七、忌急躁发火 (一)急躁发火的含义和危害 (二)急躁发火产生的场合、原因和对策 八、忌溢于言表 (一)溢于言表的含义和危害 (二)溢于言表产生的场合、情状及原因和对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纪检人学讯问宝典

评分

草草的跳着读了一下。。。很多8,九十年代的案例挺好玩的

评分

豆瓣读过第一人。。。

评分

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理论和案例结合,让人印象更深刻。通本读下来都觉得很顺畅,很多曾经没有见识过的知识,内心忍不住感慨:“啊,原来是这样!原来还可以这样~” 所谓温故而知新,不仅要读第二遍,还会认真做笔记。

评分

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理论和案例结合,让人印象更深刻。通本读下来都觉得很顺畅,很多曾经没有见识过的知识,内心忍不住感慨:“啊,原来是这样!原来还可以这样~” 所谓温故而知新,不仅要读第二遍,还会认真做笔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