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哲学就是学习如何去死 。
——西塞罗
如果让我写一本书,我将会做一个记录各式死亡的登记簿,再加上我的评论。教会人们死亡的人也将教会他们活着。
——蒙田
自古以来,如何建构一种“好的死亡”,始终是哲学家们最为关注的中心问题。
本书收录了190余位已逝哲学家的死法,跨越 几千年。它调侃地介绍了历史上那些最出色的思想者,并对人类幸福的意义及可能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学习如何死亡,我们学会了如何活着。
------------------------------------------------------------------------------------------------------------------------------------------
难得的哲学家写就的畅销书,有太多好玩的段子,但是在很严肃地思考死亡与虚无主义的问题。
——开卷八分钟
关于190余位哲学家之死的精彩而又搞笑的奇闻轶事……不要看到上下几千年就晕……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
——《纽约时报》
西蒙•克里切利或许是当代英语世界最犀利、最晓畅易懂的哲学家。
——汤姆•麦卡锡
可与伍迪•艾伦的散文相媲美……在按照时间顺序研究哲学家历史的时候,顺带也将哲学本身的历史梳理了一遍。
——《爱尔兰时报》
这本书强烈地吸引人们去思索人类的处境以及哲学在解释这种处境时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金融时报》
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但是人人都会死。本书表明,通过学习善终的方法,我们都可能成为哲学家。
——理查德•霍洛威
让哲学再次被重视起来的一本书。
——《书单》
这本入门级读物由一些短小精湛的文章组成,考察了近200位思想家,介绍了重要的思想学派——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到基督教圣徒再到当代的理论家们。通过讨论这些哲学家生活、死亡及其作品,克里切利希望我们能从对“湮灭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这种恐惧统治并抑制了我们的生活……克里切利的书是进入这个日常不友好世界的一张入场券,他对哲学在日常生活——以及死亡——中的践行的热情令人精神振奋。
——《旧金山纪事报》
著者简介:
西蒙•克里切利(Simon Critchley) 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教授,洛杉矶盖蒂研究院访问学者。他继承欧陆哲学的研究传统,研究方向涵盖哲学史、政治理论、宗教学、美学等领域,著有《不过如此》(Things Merely Are)与《无尽的索求》(In finitely Demanding)等。
译者简介:
王志超 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目前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著有《德摩斯梯尼与雅典对外政策》。
黄超 文学硕士,目前任教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死亡与哲学 文/梁捷 加缪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就是自杀。死并不需要什么理由,活着才要,因为死亡似乎是我们在命运中唯一所能完全掌控的事。我们却对此充满敬畏,因为死亡了充满神秘色彩。每个人对于死亡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观察,明知都注定要走向死亡,...
评分死亡与哲学 文/梁捷 加缪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就是自杀。死并不需要什么理由,活着才要,因为死亡似乎是我们在命运中唯一所能完全掌控的事。我们却对此充满敬畏,因为死亡了充满神秘色彩。每个人对于死亡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观察,明知都注定要走向死亡,...
评分段永朝/文】2009年,美国纽约新学院大学哲学教授西蒙•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出版了他的第9本著作《那些逝去的哲学家(The Book of Dead Philosophers)》。书中讲述了西方世界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到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近200位哲学家的死亡故事。 拿这个...
评分01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对哲学家感兴趣。哲学家是一群非正常人,他们那些古怪的观念和想法,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就像那位色雷斯的姑娘嘲讽泰勒斯的话一样,我们常常认为哲学家们只顾着仰望星空,却总是忘了脚下的水沟。 泰勒斯——传统上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位哲学家,他相信水是...
小段篇章,頗多趣味。人物前後次序,順從哲學史發展的斷代劃分,可作學術閱讀範疇之外的一種梳理。宜作茶餘飯後讀物。
评分古希腊部分很赞,后劲不足,感觉越来越乏味(也许是因为现代人就是那么乏味吧)。有些入选者大概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如果其故事本身也不是太有意思的话还不如不要收录,弄得再精悍些。作者自己的思想也夹带了一些,但不是很清晰。可以当哲普书读,章节段落短小语言生动且又有些深度的哲学与哲学史作品值得鼓励。关于 追求哲学就是学习死,可以看 杨绛 译的《斐多》。
评分“时间的分分秒秒都可能是弥赛亚可以进来的门洞。”
评分这本书是一种对哲学史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探索和一些有趣段子的结合。段子是为了佐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作者想要人们通过阅读死亡而思考怎样活,认识到生与死并无分别就能直面恐惧引向自由。PS豆瓣弄错了作者的国别。
评分当7854号小行星以老子命名时,老子就变成了天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