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

中国绘画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和平出版社
作者:陈师曾
出品人:
页数:15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5
价格:26.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707183
丛书系列:民国大师文库
图书标签:
  • 历史
  • 艺术
  • 美术史
  • 文化
  • 民国大师
  • 国画
  • 中国绘画史
  • 绘画
  • 历史
  • 艺术
  • 中国
  • 美术
  • 古代艺术
  • 文化
  • 传统
  • 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画之为何物,性灵也。一部《中国绘画史》,历数自远古至今,中国画之变迁、发展。三代春秋战国先秦两汉的稚气丹青,所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魏晋南北朝隋唐逐是丰腴润泽;五代宋元高远超妙;又有明清韵味悠长……一代画师陈师曾,一如描摹一幅丹青,将性灵之气融贯文理,绘就中国画之长卷,意趣盎然,蕴藉深厚。兼论中国画人物、花卉、山水之历史演绎,更添点睛之笔。画之为画,无由脱离历史情境之左右,然更有其自津之品性。陈氏画论,既述兼论,每发前人之未发,概妙文尽数中国绘画之精妙者也,堪称惊世之作。

作者简介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生于湖南凤凰,祖籍江西义宁(今修水)。湖南巡抚陈宝箴孙,陈三立(陈散原)长子,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历任北京各大学教授。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风俗画多描绘底层人物。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目录信息

第一编
上古史
第一章三代之绘画3
第二章汉代之绘画5
第三章六朝之绘画9
第四章魏晋之绘画11
第五章南北朝之绘画13
第六章隋朝之绘画17
第二编
中古史
第一章唐朝之绘画21
第一节唐朝文化概论21
第二节唐朝前期之绘画22
第三节唐朝后期之绘画24
第四节李思训一家25
第五节王维26
第六节鞍马画家28
第七节中唐及晚唐之绘画29
第八节周昉与赵公祐一家30
第九节花鸟画与论画31
第二章五代之绘画33
第一节五代绘画概论33
第二节南唐之绘画34
第三节前后蜀之绘画35
第四节五代之山水画36
第三章宋朝之绘画39
第一节宋朝文化总论39
第二节宋朝之画院40
第三节宋朝画派之沿革42
第四节宋朝之论画54
第四章元朝之绘画57
第一节元朝文化概论57
第二节元代绘画之变迁58
第三节四大家60
第四节题款及道释画61
第三编
近世史
第一章明朝之绘画65
第一节明朝文化概论65
第二节明朝之画院66
第三节山水画之沿革68
第四节浙派69
第五节院体画之一派70
第六节吴派71
第七节道释、风俗画之变迁72
第八节花鸟及杂画74
第九节闺秀、妓女之绘画77
第二章清朝之绘画79
第一节清朝文化概论79
第二节清朝之山水画81
第三节人物画之变迁86
第四节花鸟及杂画88
附录93
清代山水画之派别93
清代花卉画之派别99
对于普通教授图画科意见103
绘画源于实用说106
中国人物画之变迁109
文人画之价值113
索引12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美的能力,尽管他没接受过专业的艺术理论,比如,一个农民看到翻滚的麦浪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心中涌动着喜悦和感激,眼前的情景对于他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哭泣的婴儿看到母亲微笑的面庞就会停止哭喊,因为从母亲的脸庞上,他读到了依靠和温柔。...  

评分

陈师曾的画作,原作只看过三两幅,可能是在中华艺术宫近代绘画的展览上。印象并不深刻,总体的感觉是中规中矩,严肃,刻画认真,但并不特别打动我,对他更近于“学者”的印象,品性应当是拘谨端肃的。写作这篇书评时,为了对此人有些文字之外的亲近,我去看了他的两本小画册。...  

评分

11岁开始学习画画,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起步开始一个兴趣爱好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好像太晚了一点,似乎从接触了学校开始,即使是幼儿园规律的学习时间就意味着假期里不能闲着看电视,瞎胡闹,没有邻里好友,没关系可以去兴趣班里找,童年太无趣,兴趣班那么多,只是没找准方向...

评分

陈师曾的画作,原作只看过三两幅,可能是在中华艺术宫近代绘画的展览上。印象并不深刻,总体的感觉是中规中矩,严肃,刻画认真,但并不特别打动我,对他更近于“学者”的印象,品性应当是拘谨端肃的。写作这篇书评时,为了对此人有些文字之外的亲近,我去看了他的两本小画册。...  

评分

陈师曾又名陈衡恪,祖父为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为著名诗人陈三立,弟弟为史学大家陈寅恪,而他,则以绘画名世。齐白石初到北京,受他提携指引,终身感激不尽。作者家学渊源既深,绘画在当时亦称高妙,所作画史,虽然简略,自有存在的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严重怀疑大师掉书袋 如果加上极简二字倒是还比较符合 需要极多的国画知识才能通篇娴熟掌握 但等你有了这么多知识其实也不需要这本书了 因此最后的附都比正文要好

评分

严重怀疑大师掉书袋 如果加上极简二字倒是还比较符合 需要极多的国画知识才能通篇娴熟掌握 但等你有了这么多知识其实也不需要这本书了 因此最后的附都比正文要好

评分

严重怀疑大师掉书袋 如果加上极简二字倒是还比较符合 需要极多的国画知识才能通篇娴熟掌握 但等你有了这么多知识其实也不需要这本书了 因此最后的附都比正文要好

评分

严重怀疑大师掉书袋 如果加上极简二字倒是还比较符合 需要极多的国画知识才能通篇娴熟掌握 但等你有了这么多知识其实也不需要这本书了 因此最后的附都比正文要好

评分

严重怀疑大师掉书袋 如果加上极简二字倒是还比较符合 需要极多的国画知识才能通篇娴熟掌握 但等你有了这么多知识其实也不需要这本书了 因此最后的附都比正文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