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文学家、人物传记作家,以文字华丽、思想性见长,其作品在我国拥有较多的读者。作家本人因不满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法西斯势力横行,于1942年自杀。
茨威格除了在文学上的成就,其人物传记也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颂扬人类伟大的精神魅力,文字优美流畅,思想性和欣赏性兼备。
茨威格的文笔是华丽的,写魔鬼性的人让人反倒羡慕这魔鬼的魔性。 有的书适合年轻时读,奔放不羁,总喜欢把与众不同等同于自我、个性,这种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读,忍不住冒汗,不知道该欣慰自己曾经年轻还是该对自己年轻时候无故高远的心一笑了之。重读这书让我始终有这种感慨...
评分1.荷尔德林 也许上帝降落了多种语言 每种各有自己的命运 降落在你身体里的音乐 是永恒激昂之下的哀愁河水 忽略其他的声音吧。只倾听你自己 一切早已有答案 血肉之躯书写的生命节奏 你必须写成它 即使劲风将它的音符吹落 我们的母亲未能从满地落叶中识别 承载你破碎灵魂的一片 ...
评分精神病或许与上帝是一个人,从某种角度而言,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精神病患者奋斗,建构、言说、阐述的历史。 这本书非常精彩,当然是本佳作。
评分精神病人 上帝弄坏了我的钟 让我的管弦乐队 只演奏我个人的歌 它有众神也不懂的音律 我不知道人还有心 我的一切智识源于混乱 外边世界的另一种秩序 在我这里建立统治 我想发现,我想创造 我想超越人成为上帝 于是——上帝怒了 在我的眼里放了把火
评分不得不说,茨威格的这本传记极迷人而又难忘,他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人性观察家”,不动声色地提示出了一种“人性类型学”,在“中魔之人”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这三位后面我们完全可以加上这样一些名字:兰波、梵高、福柯•••••...
翻译得不错,词句优美,消遣
评分非常喜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窥探我心中的冲突,就像荷尔德林圣洁者,克莱斯特激情与克制的双重体,尼采的敏感与醉迷于痛苦的享乐,不只是心中的分裂 还制造了现实的深渊 ~~
评分茨威格真磨叽!!
评分人类只能偶尔获得神性的丰富,其余的生活只是对此的梦想。这神性来自少数敏感的天才,他们以魔鬼性的代价在高贵而痛苦的心灵中感知神性,脱离现实,如流星般冲进他们使命的黑夜,照亮昏沉的俗世,在过度狂热中毁灭自身。茨威格将此书献给弗洛伊德,是为二人共同具有的洞察力
评分茨威格真像是写了一篇长篇散文,荷尔德林,克莱斯特还有尼采的命运跃然纸上,而抗争性在他们三人身上如此醒目,几乎带上了血的痕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