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英文版1998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1999年获得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协会颁发的舒曼奖。2000年由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内部发行。2014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重新引进,重新组织翻译出版。
苏联武装力量曾被誉为不可战胜的伟大之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它与500多万纳粹军队浴血奋战,为二战的结束立下了不朽功勋。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它是唯一能够与美军抗衡的力量。可就是这样一支强大之师,却在没有侵略、没有战争、没有对手的情况下顷刻间瓦解。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又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本书追溯了苏联军队的兴衰,详细地论述了苏联军队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军队的改革与成败,对这支军队崩溃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作出了实质性的分析,始终把苏联政治、经济与军事联系起来论证,作者以鲜活实例、亲身访谈、独特视角、另类解读贯穿全书,其揭示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深刻思索和警省。
本书作者在苏联解体当年以及之前和之后,曾对苏联许多关键人物进行过专访,因此他在分析苏联军队“为什么”以及“如何”瓦解的过程和原因时,始终能将这一问题放在苏联政治改革、经济消长的大背景下加以论证,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鼓吹的“改革新思维”、“军队非党化”及其混乱无序的改革,抽空了苏联军队的建军之本,侵蚀了苏联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并最终摧毁了苏联军队,而苏联军队的衰败对苏联解体的影响远比西方国家所预料的要大得多。
威廉•奥多姆,美军中将,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于1988年退休,2008年因心脏病在美国去世。布热津斯基认为作者是美国的首席苏联军事问题专家。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正式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当他提出推进军队改革时,并未遭遇多少反对声音,甚至被几乎所有人寄予厚望,然而,仅仅6年多后,到1991年12月25日,苏军不仅没完成改革目标,反而被彻底瓦解。 对这段历史,不同作者有不同解读,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
评分苏联武装力量曾被誉为不可战胜的伟大之师,与500多万纳粹军队浴血奋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立下了不朽功勋。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中,它是唯一能够与美军抗衡的力量。可就是这样一支强大之师,却在没有侵略、没有战争、没有对手的情况下顷刻间瓦解。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又是...
评分美国首席苏联军事专家奥多姆的开创性著作。他深入苏联军事层面对其瓦解进行分析,比如分析苏联的党政军结构、棘手的军工部门、军队从裁减到崩溃等,并由此得出错误的策略决策以及军队组织方面的痼疾一步一步将苏联拖向崩溃的边缘,并最终促成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这样一个结论...
评分本书追溯了苏联军队的兴衰,详细地论述了苏联军队的建立与发展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军队的改革与成败,对这支军队崩溃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作出了实质性的分析,作者以鲜活实例、亲身访谈、独特视角、另类解读贯穿全书。
评分苏军曾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它是由什么样的战争观与军事理论武装起来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军的战略、性质、机制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是如何潜移默化地消蚀了苏军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这是我们感兴趣的所在。
分析到位但可读性一般,各种俄文名字完全记忆无能
评分苏军具有国家军队与政党军队的双重身份。当国家经济衰败时,臃肿的苏军失去了相匹配的财力支撑;而当苏共自身的组织奔溃时,苏军则失去了意识形态的基础与对内暴力行动的正当性;苏军的溃败,归根结底是苏共政治上的溃败,包括作者所谓戈尔巴乔夫的领导力的溃败。
评分体制积弊积重难返,改革只是加速了其瓦解而已。
评分#亚马逊#64.76元,已购。#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总体而言,颇具参考价值(http://www.douban.com/people/cbw506021/status/1443273826/),但也不乏偏颇之处。
评分非常细致的研究,对苏联政治运作过程,尤其是军队的运作过程,有很详细的解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