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法国大革命

反思法国大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英]埃德蒙·柏克
出品人:
页数:310
译者:张雅楠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2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05851
丛书系列:启蒙文库
图书标签:
  • 法国大革命
  • 历史
  • 保守主义
  • 政治学
  • 政治哲学
  • 柏克
  • 政治
  • 法国
  • 法国大革命
  • 历史
  • 政治
  • 社会
  • 思想
  • 反思
  • 欧洲历史
  • 革命史
  • 启蒙运动
  • 法国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奠定柏克保守主义代表地位的正是《反思法国大革命》。该书也是保守主义经典著作之一。他在《反思法国大革命》中所说的法国大革命的“毁灭性的破坏终将导致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强权的出现,唯有它才能够维持社会免于全面的混乱和崩溃”成为了“历史学史上最罕见的准确预言”。一方面,他道出了暴力革命与专制统治的历史定律,另一方面,他又以保守主义的立场揭示了“柏克定律”的历史警示——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的现代政权,唯有接续上本国本民族之政治文化传统,回到秩序和传统的轨道上来,方能繁殖养育,长久发展。

作者简介

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 1729—1797)

爱尔兰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曾在英国下议院担任了数年辉格党的议员,最为后人所知的事迹包括反对英王乔治三世和英国政府、支持美国殖民地以及后来的美国革命的立场,以及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批判。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为辉格党里的保守主义主要人物(他还以“老辉格”自称),被视为是英美保守主义的奠基者。代表作有《与美国和解》、《反思法国大革命》。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1 反驳“革命协会”的权利观
“革命协会”根据其权利观赞同革命
反对第一项权利
反对第二项权利
反对第三项权利
2 法国的错误选择
法国现状可悲
错误根源在国民议会的构成
第三等级:被低等法律人控制
教士:代表中有太多乡村有酬牧师
平等派:向自然开战
3 批判现代自然权利观
英国的制度
“革命协会”想要根据抽象人权摧毁英国政体
政府的基础不可能是自然权利
政治制度的安排是微妙而复杂的技术
4 古代文明和现代野蛮
理论家们好走极端
法国国王之暴死
当代的野蛮哲学
欧洲文明依赖绅士精神和宗教精神
现代学术和古代传统
法国人信哲学,英国人信宗教
“我们”决心维护现有的社会体制
英国的国教体制
5 批判法国对教会财产的剥夺
法国剥夺教会财产
这种剥夺背后的动力
这种剥夺是过分的
这种剥夺在财政上并不必要
这种剥夺有利于一小部分人
6 法国并非必须革命
法国政体正在变成一种有害的寡头制
改良法国旧制度而非革命是可能的
新体制大有缺点
法国贵族的旧时状况
法国教士的旧时状况
抨击对教士的掠夺
第二部分
7 法国国民议会强于破坏拙于建设
立法机构
执行机构
司法机构
军 队
财 政
8 现状说明英国改良胜过法国革命
结语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英格兰人民的幸运之处在于本国的士大夫们成功地托古改制,利用古老的日耳曼传统发展出了近代的英国宪政。英国议会的原则不似法国那般诉诸抽象的理性,而是由上古三代之治时的部落民主演化而来。即便是废立君主这样革命性的行为,也披上了一层因循守旧的色彩。理性设计对一个具...  

评分

英格兰十三世纪的中央集权形塑了延续至今的政治自由; 法兰西十五世纪的中央集权直接导致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政治革命。 亨利二世利用其他阶层限制贵族 路易十四沿袭祖先的伟业利用官僚代替贵族 为了削弱地方司法权,亨利二世通过陪审员制度提升王室法庭的吸引力,通过巡回法庭...  

评分

《反思法国大革命》自1790 年出版以来,两百多年不断印行,在世界上有广泛持久的影响。 2003 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欧洲思想史名家,耶鲁大学教授弗兰克·M. 特纳(Frank M. Turner)领衔编辑整理的新校注本,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公认是当今《反思法国大革命》最为权威的...  

评分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像一颗石头砸进了欧洲平静的湖水中,一时激起千层浪。英吉利海峡另一端保守的英国人自然也收到了不小的冲击。柏克作为保守派,对法国大革命持批判态度。激情的法国人打破了一切旧传统,宗教与教士、王室及贵族全都被推上了断头台。 谁要求过大的独立自由,谁...

评分

英格兰人民的幸运之处在于本国的士大夫们成功地托古改制,利用古老的日耳曼传统发展出了近代的英国宪政。英国议会的原则不似法国那般诉诸抽象的理性,而是由上古三代之治时的部落民主演化而来。即便是废立君主这样革命性的行为,也披上了一层因循守旧的色彩。理性设计对一个具...  

用户评价

评分

只有关于经济的部分看得比较明白,其他都很茫然……这么多年了我没有啥进步啊……

评分

“只要我们稍稍回忆和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法国事实上存在两个“恐怖时代”。一个在感情冲动下进行屠杀,一个是冷漠地、蓄意地进行屠杀。一个只持续了数月,一个则持续了千年以上。一个使千余人死亡,一个则使一亿人丧生。可是我们只是对那个小规模的、短暂的恐怖时代感到恐惧。然而,刀斧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饥饿、冷酷的侮辱、残忍和悲痛的慢性屠杀吗?闪电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炮烙之刑的慢性屠杀吗?”

评分

挺拗口的,不容易读,但是大的思想脉络是清晰的,觉得伯克完全可以代表一个体系读下去,也许是完全的保守派我看得太少了,还是觉得很有必要。我非常赞成伯克的一点是,只要还可以改良,就不要轻易地革命,在这一切之前思考清楚是重要的,一旦革命发生理性尽失政权倒置,也许形态依然相同只是利益群体发生了交换而已,而这中间是无尽的流血与暴力。刚开始读还有些许不舒服,觉得太过固守也许是因为历史变因不同,后来仔仔细细地想又觉得毛骨悚然,站在今天看历史我们难免是高傲的,也或者是因为我们的思想体系已经受过了彻底的马克思列宁教育。也许很多事都有一条更温柔的路呢,不过我们国家当时在国际冲突这条路上没有选择权。anyway,保守主义是人性最大的悲悯,想流泪

评分

“所有那些带来温柔的权力、自由而服从的美好幻境,那种可以协调不同人生轨迹、用一种温和的同化作用让政治与情感和谐共融、从而让世界变得美丽而温柔的力量,终将消逝于这场所谓带来光明和理性的、试图征服一切的崭新王国里。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修饰将被粗鲁地掀去。人心中拥有的用道德想象力的衣橱装点的新想法,以及那些能够遮盖我们赤裸而颤抖的身体上的瑕疵、将它引向尊严的理解力,将在这场奇怪滑稽而过时的大潮中土崩瓦解。” 想到1968年浪潮中的萨特和阿隆的不同待遇,法国人民的革命性(破坏性)果然一脉相承…

评分

是对之前版本的重新编辑,修订了一些商务版不当的翻译。从这本入手读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