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渡渡鸟,1681年,死于枪口下,毛里求斯。
最后一只旅鸽,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美国。
最后一只隆鸟,1649年,死于人类的捕杀,马达加斯加。
最后一只异龙鲤,1981年,死于异龙湖的干涸,中国。
……
它们走了,我们还在。孤独的人类是可耻的。
本书叙说了数百年间,世界各地灭绝了的,或正在走向灭绝的30多种动物的故事,记录它们,是在寻找它们,并让它们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寻找,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对自然的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
申赋渔
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申赋渔工作室”主持人。著有《不哭》《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人》等,先后为《南京日报》《杭州日报》《福州日报》《天津日报》《西安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导演有《龙的重生》《寻梦总统府》等电视片。
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孙犁编辑奖、冰心文学奖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银奖、铜奖等。
文/夏丽柠 泛黄的纸页,彩色铅笔的动物素描插图,以及那些遗失在我们所谓工业文明发展中的动物名字构成了《逝者如渡渡》的泪奔调性。“每一个物种的人为灭绝,都是一面镜子”,作者申赋渔在本书的开头如是说。渡渡是一种灭绝的鸟。作者用西方名谚作为书名,可见心里的哀思流淌...
评分我不喜欢人。人口太多。多如乱麻。如果我没有发疯,我不会再制造人出来。 我去过动物园、水族馆、马戏团。如果我没有发疯,我不会再去了。 但是我知道当年还是个傻孩子的我对这些地方有过太深沉的向往。 如果我疯了,制造了小孩出来,我就要绞尽脑汁扼制ta(们)对这些地方的向...
评分书看着还行,可能很多都是搜索拼凑的,但是基本描述的感觉是对的。几个问题:1.插图清一色的手绘,没照片吗?2.第一部分的动物实在毫无逻辑关系,是硬凑吗?3.第二部分的虎皮蝶、马、虎、麋鹿绝了吗?马是什么马?4.最后说给女儿买的鸟死一只,放归一只,从而引出了本书的创作...
评分这本书是这种图片随笔试的目前最好的一本了(除去龙应台的《目送》,我将那本视为散文),这个关注生态、思考人与动物、自然界关系的书,用一些略感愚钝粗重的铅笔还是蜡笔画表现出来,让人感到主题的沉重、生命的可贵,其中的一个个故事,催人泪下,是一本可以与家人、小孩子...
评分每一篇都会刻意联系人类的可悲下场与动物的灭绝,略显生硬。第二部分的几篇也有凑篇幅字数的嫌疑。 然而,整本书读下来,还是对动物保护有所思考。我开始拒绝动物园,当然有些保护措施对动物时有好处的,但是我不会再用一种观赏玩耍的心态去动物园——虽然我也没有去...
篇幅较短,内容挺水,表达明显存在情绪化,潜台词句句直指人类罪恶殃及无辜,但散文式的抒情却大多是人云亦云,而后半部分对常见动物的想象式演绎却让人莫名其妙(你能拍胸脯说不是在凑字数?),像是在一厢情愿的刻意贩卖田园牧歌小清新,读完感性上你或许会痛恨自己身为人类的现实,因为一己私欲毁灭了这个星球上那么多曾经那么美丽那么独特那么奇妙的物种,可是另外一想却总有哪里不对。作者透露这本书是写给自己的女儿和下一代人,让他们从小懂得保护珍稀动物,但是文中掺杂了太多想当然的自以为是和不知所云的伤春悲秋,多读无益。
评分篇幅较短,内容挺水,表达明显存在情绪化,潜台词句句直指人类罪恶殃及无辜,但散文式的抒情却大多是人云亦云,而后半部分对常见动物的想象式演绎却让人莫名其妙(你能拍胸脯说不是在凑字数?),像是在一厢情愿的刻意贩卖田园牧歌小清新,读完感性上你或许会痛恨自己身为人类的现实,因为一己私欲毁灭了这个星球上那么多曾经那么美丽那么独特那么奇妙的物种,可是另外一想却总有哪里不对。作者透露这本书是写给自己的女儿和下一代人,让他们从小懂得保护珍稀动物,但是文中掺杂了太多想当然的自以为是和不知所云的伤春悲秋,多读无益。
评分剪刀加浆糊。
评分很棒的小书。唯一的遗憾是作者的主题太过明确,很多时候会将并不相关的事情都和人类的恶行勾连起来,却又不加解释。
评分这么好的选题能把书出得这么烂真不容易。插图太丑。内容的话我自己会用wiki百科好吗至少排版好看点好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