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只渡渡鸟,1681年,死于枪口下,毛里求斯。
最后一只旅鸽,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美国。
最后一只隆鸟,1649年,死于人类的捕杀,马达加斯加。
最后一只异龙鲤,1981年,死于异龙湖的干涸,中国。
……
它们走了,我们还在。孤独的人类是可耻的。
本书叙说了数百年间,世界各地灭绝了的,或正在走向灭绝的30多种动物的故事,记录它们,是在寻找它们,并让它们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寻找,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对自然的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
申赋渔
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日报》“申赋渔工作室”主持人。著有《不哭》《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个一个人》等,先后为《南京日报》《杭州日报》《福州日报》《天津日报》《西安晚报》《石家庄日报》等媒体撰写专栏。导演有《龙的重生》《寻梦总统府》等电视片。
曾获得中国新闻奖、孙犁编辑奖、冰心文学奖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银奖、铜奖等。
自然界每一种生命都应该被尊重,无论是人还是动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能看到的鸟儿越来越少,就连最常见的麻雀都成了稀罕物。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麻雀,还有斑鸠、啄木鸟、蝴蝶、蜻蜓和各类水鸟。现在想看它们,除了动物园,也就只能在《动物世...
评分文/夏丽柠 泛黄的纸页,彩色铅笔的动物素描插图,以及那些遗失在我们所谓工业文明发展中的动物名字构成了《逝者如渡渡》的泪奔调性。“每一个物种的人为灭绝,都是一面镜子”,作者申赋渔在本书的开头如是说。渡渡是一种灭绝的鸟。作者用西方名谚作为书名,可见心里的哀思流淌...
评分这本书是这种图片随笔试的目前最好的一本了(除去龙应台的《目送》,我将那本视为散文),这个关注生态、思考人与动物、自然界关系的书,用一些略感愚钝粗重的铅笔还是蜡笔画表现出来,让人感到主题的沉重、生命的可贵,其中的一个个故事,催人泪下,是一本可以与家人、小孩子...
评分冰心儿童奖和金陵文学奖获奖作品《逝者如渡渡》,记录了世界各地那些已然灭绝和濒临灭绝的30多种动物们行将灭绝前的生命轨迹,以及是什么让那些蓬勃的生命一点点湮灭在喧嚣之中,又是什么让人类越来越成为万物之主宰,越来越孤立无援? 这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书,因为在读这本...
评分曾在《爱丽丝梦游奇境》中看到过渡渡鸟,当时以为这只鸟只是存在于爱丽丝的梦中,原来它真的存在过! 然而,它跟中国犀牛、袋狼、象龟、旅燕……等等动物一样,因为人类的残杀消失了。 逐渐消失的还有与它相依的自然生态和土著文明。 人类越来越孤独。
前半部分还以为是科普,但又不那么科学,后半部分跟80年代的似的,一看作者,果然,作者副主席。看的kindle版,这本书定价45一大半是因为装祯吧应该,书本身内容好少。
评分内容不错,文笔太次。
评分内容不错,文笔太次。
评分人类是所有动物的天敌
评分篇幅较短,内容挺水,表达明显存在情绪化,潜台词句句直指人类罪恶殃及无辜,但散文式的抒情却大多是人云亦云,而后半部分对常见动物的想象式演绎却让人莫名其妙(你能拍胸脯说不是在凑字数?),像是在一厢情愿的刻意贩卖田园牧歌小清新,读完感性上你或许会痛恨自己身为人类的现实,因为一己私欲毁灭了这个星球上那么多曾经那么美丽那么独特那么奇妙的物种,可是另外一想却总有哪里不对。作者透露这本书是写给自己的女儿和下一代人,让他们从小懂得保护珍稀动物,但是文中掺杂了太多想当然的自以为是和不知所云的伤春悲秋,多读无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