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由外国人撰写的系统反映中国红军长征的新著。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是美国名作家。本书的写作,采用了他最擅长的叙述个人轶事和见闻的方法,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史诗般的长征历程,倾注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和长征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按照作者自己的观点,运用大量资料,对长征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和各种人物,进行了坦率的剖析,写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坚毅、磨难和成就。形象地描绘了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精神风貌和各异性格,展示了老一辈革命者们革命生涯中不同的遭遇和他们个人的爱与恨。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译文严谨,忠于原著。值得各界一读。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一九O八年十一月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九二五中学毕业后,曾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退学,从事新闻记者工作。一九三O年至一九四八年担任合众国际社记者、编辑;一九四九年三月,出任纽约时报莫斯科常驻记者,达五年之久。一九六一年以后,历任纽约时报编辑,助理副总编辑、副总编辑等职。二次大战期间曾深入前线,遍访苏联广大地区,著有《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等作品,闻名于世。曾获得国际普利策新闻奖等奖励及许多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文学艺术学会主席,现为全美作家协会主席。一九七二年后,已五次访华。
本书出自外国记者之手,显然更加客观,因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还有继续存世的,因此,我们从自己人那里听说的许许多多,都不由让人心生疑惑,因为从小到大,有那么多的话,被证明是宣教的需要。可是索尔兹伯里对红色中国的热情褒扬是如此的明显,也的确让人怀疑他的客观。 读罢...
评分看完王树增的《长征》,把长征的历史事实有个大概的了解,再来看这本书很有意思。他以一个外国人的眼睛去看中国的长征,他从历史资料,长征的经历者回忆,以及自己重走长征路,把历史还原,把长征中的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公正的评价历史,让我们对长征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
评分这本书都快翻烂了,但读到某些情节还是感动得不能自已。当时中国社会最优秀的一群人,纯粹是为了理想,为了建设新中国,舍身忘己前仆后继!今天的我们,为红军精神点赞!为长征精神喝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本书之好,无需赘述,但依然要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
评分这本书都快翻烂了,但读到某些情节还是感动得不能自已。当时中国社会最优秀的一群人,纯粹是为了理想,为了建设新中国,舍身忘己前仆后继!今天的我们,为红军精神点赞!为长征精神喝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本书之好,无需赘述,但依然要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
评分以前看过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旧版书,这个新译的版本比旧版好多了,或许由于时代限制旧版的语言比较硬,新版语言流畅优美,更接近原著。看得出来译者下了很多功夫,纠正了老版的一些错误,还增加了不少注释。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是美国著名记者,多年来一直对长征心向往之。198...
10890917购于南京3.95元
评分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作者因为是斯诺的朋友,看过西行漫记,一直想验证斯诺写的是否是真实的历史。所以他不顾年迈亲自去走了一趟长征路。 这是一本史学价值较高的书,作者采访了三百多位当时仍健在亲历长征的红军老战士,第一手的记叙价值毋庸置疑。 这本书从外国人的视角,揭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可以从多重角度去看待长征。 最后,这本书让人知道,原来长征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一件多么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事。就像作者重复斯诺的话:长征让我们知道,人类的精神力量唤醒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
评分写法很老到
评分那是,整个国家的征途。
评分相当喜欢,当年看过很多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