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融雪中動物的足跡、閱讀橡木年輪的曆史、傾聽大雁遷徙的長鳴……在這部作品中,奧爾多•利奧波德描述瞭自己在遠離現代生活的簡陋鄉捨中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在美國大陸各地的遊曆經曆。在此過程中,他也持續思索著人類與他們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間的關係,試圖重新喚起人們對自然應保有的愛與尊重。
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美國著名生態學傢和環境保護主義先驅,被譽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生態倫理之父”。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利奧波德進人聯邦林業局任職,後從事自由的野生生物考察研究,創立“荒野學會”(The Wilder ness Society),發錶瞭大量有關“土地道德”的論文,將畢生奉獻給瞭生態保護工作。1948年4月21日鄰居的農場發生火災,他在奔赴火場救火的路上因心髒病猝發逝世。
读一本新书之前,习惯先看看作者小传。往往,作者笔下的作品,是渗透了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生命历程的。好的文字,不是伪饰,那是一个人的身心完全打开的时候,由情感、偏好、姿态、对事物的忠诚慷慨以及对世界的广阔认知等等,综合散发出的一种气息。那些能带给我们新思维...
評分“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摈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无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
評分 評分“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摈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无束的东西为代价。对我们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为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
評分自然辩证法布置的读书作业,顺手传上来吧 Part 1 从地球公民说起 在读《沙乡年鉴》之前,我恰好看了一个叫做《地球公民》(<Earthlings>)的片子,它描述了人类是如何为利用动物而制定出工业化的标准,去饲养、屠杀这些于我们同为“地球公民”的生物们,以及用它们去做科学实...
值得注意的篇目:1月、7月、8月、11月、第三部分鄉野情趣中幾乎所有、環保美學。第一二部分所有優美的文筆我沒怎麼看齣來,有些比喻倒是有趣;第三部分的夾敘夾議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第四部分太端著瞭。
评分很喜歡,但總有趙忠祥在我背後朗誦的感覺。
评分2015年最後一本書 寫於半個多世紀前 講瞭自然生態環境以及人與土地的關係 存在即閤理 在自然界是有一定道理的 哪怕微不足道的狗尾巴草 惹人生厭沾滿一身的蒼耳 我們那叫它叫花子 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進化和毀滅有時是同義詞 人生於土地又歸於土地 紀錄片棉花裏 其實就很清晰地呈現瞭土地之於人 最重要的是生命力。打開心眼 去感知自然之美吧
评分#菠蘿##復審
评分#菠蘿##復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