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享优阅图文馆:异域盛放》可称为是由大英博物馆资深馆长领衔的人类探索丛书。这些著作通过对面具、微雕艺术品、药草、花卉等寻常物件的研究,承接了人类自我反思与探寻的亘古命题。透过这些常见的物品,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人类不断挣脱束缚、超越现实的执着与坚韧。
买这本书先是为书中的植物绘图所触动,那是独属于欧洲18世纪的颜色与笔调,很是让我动心。那娟秀的七姐妹花、高雅的山茶、淡紫色的桔梗花,眼睛不愿离开。叶子的脉络,茎上的绒毛,还有自然的花色,仿佛要重新活过来,却又像是一样古老的艺术,静静地躺在那里。
评分买这本书先是为书中的植物绘图所触动,那是独属于欧洲18世纪的颜色与笔调,很是让我动心。那娟秀的七姐妹花、高雅的山茶、淡紫色的桔梗花,眼睛不愿离开。叶子的脉络,茎上的绒毛,还有自然的花色,仿佛要重新活过来,却又像是一样古老的艺术,静静地躺在那里。
评分去年是圆明园150年祭。再向前追溯,在圆明园营建的150年间,清帝国由兴盛走向崩溃。也是在这150年间,中国的植物却大规模登陆欧洲大地。那些中国植物“移民”的历史,呈现的其实是西方认识中国的一个侧面。 读罢书中的故事,才知道欧洲的植物爱好者怎样按图索骥地寻...
评分想来中国植物还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西行之旅!关注了人的互动之后,关注这种植物(花草)之旅也是很有意思的~~~~~~~~~ 结合范发迪《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一起看,更能了解这种西行之旅背后的有趣故事,呵呵
评分去年是圆明园150年祭。再向前追溯,在圆明园营建的150年间,清帝国由兴盛走向崩溃。也是在这150年间,中国的植物却大规模登陆欧洲大地。那些中国植物“移民”的历史,呈现的其实是西方认识中国的一个侧面。 读罢书中的故事,才知道欧洲的植物爱好者怎样按图索骥地寻...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不曾想在茶叶贸易和鸦片战争前后会有植物的大迁徙
评分读这本书心情略微过山车 从一开始因为本土植物被引种到英国的自豪 到中期 英国贸易向中国输出鸦片赚取白银并反向收购茶叶 到后期鸦片战争之后 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英国植物学家在中国采集大量植物引种回英国 虽然站在科学的角度会很佩服植物爱好者的功绩 另一面又无疑是一部财产外流史 书的最后说到 英国大臣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是一种不可原谅的破坏行为还算客观的评价 全书以植物为主 看得时候会有点枯燥 但整体还是非常通俗易懂的
评分图较少,文字叙述一般
评分文中讲述了18世纪英国人无比艰辛地引进中国的植物,他们称之为从未见过的奇花异草,中国风是怎样风靡英国,从慕尼黑的英国花园中有中国的宝塔可见一斑。
评分看了好想做植物学家 好像有个花园 做一辈子园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