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
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
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大宋立国前十年的历史,是精兵简政、广开言路、处理藩镇纠纷、平定地方盗贼、南扫江淮、北击契丹的历史,是中原政权重归本土的演进史,也是一代大帝赵匡胤开创大宋王朝的起点。
金纲,原名李金刚,下过乡,读过书,曾为北京大学历史人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为思想史研究独立学者,出版有《论语鼓吹》等著作多种。“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常置座右。
本书为宋史研究中一部开天辟地的大作,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
本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国内外所仅见。
看了下评论,由于受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不乏批评者。前天看到一篇新闻,讲金老爷子的,摘取如下。虽然不以科班出身论人,但是作者确实是做学问者,从他随意引出的典雅小故中就可看出内功之雄厚,若非钻研,如何信手拈来? 金纲,原名李作乾,1952 年出生于天津,曾任语文教师...
评分这本书继承了《大宋帝国三百年1》的写作风格,用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历史事件将公元927年至976年 其中的部分军政故实进行了接近于真实的记录。 在偏重于历史故实的叙述中,作者金纲对人性的描写、政治场中人物心理的分析也丝毫不逊色于他对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描写。这种故实结合人...
评分看了下评论,由于受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不乏批评者。前天看到一篇新闻,讲金老爷子的,摘取如下。虽然不以科班出身论人,但是作者确实是做学问者,从他随意引出的典雅小故中就可看出内功之雄厚,若非钻研,如何信手拈来? 金纲,原名李作乾,1952 年出生于天津,曾任语文教师...
评分这本书继承了《大宋帝国三百年1》的写作风格,用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历史事件将公元927年至976年 其中的部分军政故实进行了接近于真实的记录。 在偏重于历史故实的叙述中,作者金纲对人性的描写、政治场中人物心理的分析也丝毫不逊色于他对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描写。这种故实结合人...
评分看了下评论,由于受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不乏批评者。前天看到一篇新闻,讲金老爷子的,摘取如下。虽然不以科班出身论人,但是作者确实是做学问者,从他随意引出的典雅小故中就可看出内功之雄厚,若非钻研,如何信手拈来? 金纲,原名李作乾,1952 年出生于天津,曾任语文教师...
纷乱的五代十国终于在陈桥兵变中结束了,行文依然和上一部一样,因为力求所有的史诗都包含在内,依然显得混乱而没有主线逻辑。希望下面的行文会因为只讲述宋朝历史变得统一。
评分历览五代十国,才懂得柴荣、赵匡胤这样的贤主实为不易。
评分P264,耦合...学界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制度决定论”。我对这个说法持不确定的怀疑。......罗马尼亚共和国广场上如果没有人发出'梯米苏拉'和'呸呸''嘘嘘'声,东欧的历史也会不同。
评分大哥,赋比兴会不会一样一样规规矩矩的来啊,光第三章中冯道就乱七八糟啊,时间线各种乱,你想兴想感叹一下能先把事情讲完在感叹么?能先把赋做完再兴么?还有各种名词解释的错误河东解释成大河之东,天雄军治所都是魏州,能不要每次介绍天雄军治所时都换一个别称吗?
评分大哥,赋比兴会不会一样一样规规矩矩的来啊,光第三章中冯道就乱七八糟啊,时间线各种乱,你想兴想感叹一下能先把事情讲完在感叹么?能先把赋做完再兴么?还有各种名词解释的错误河东解释成大河之东,天雄军治所都是魏州,能不要每次介绍天雄军治所时都换一个别称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