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香港大学建筑系任助理教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哲学博士候选人。他于1990年获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工学学士,2001年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200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哲学硕士。在进行建筑实践的同时,他还通过写作广泛探讨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问题。
2010年,由《南方都市报》及八家中国建筑媒体联合主办的“中国建筑传媒奖”评选活动,将首次设立的“建筑评论奖”授予朱涛,表彰他过去十年的写作,以及在建筑的专业解读、空间的社会关怀和历史性反思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他最近的作品包括,与十九位国际建筑学者联手写作的首部世界当代建筑通史《当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1960-2010》(A Critical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1960–2010),将于2014年3月由伦敦Ashgate出版。
从布杂建筑思想,到现代建筑理论,再到布杂建筑理论(折衷主义),梁思成学术立场的反复转变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忽左忽右,出尔反尔的政治思潮中裹挟而动,察颜观色,如履薄冰的无助与无奈之感。我深刻地体会到,不恰当的政治运动确实能扼杀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生命,更是...
评分新书出版当口,在没有体会文字感觉的情况下,粗略阅读了这本书,本着这样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梁思成,普通的梁思成的观点,我觉得还挺好的。但这次泛读完之后,很不适,作者本质上是个双标人,不是个好人,不是个善良的人。 按照我的理解,这是一本梁思成学术研究综述(50,6...
评分建筑这门学科之所以有趣,因为一方面它逻辑严谨,自成体系;同时它又完全由人创造,注入了人的情绪。建筑从不独立于时间存在,它与时代、社会、历史息息相关。有了这种理性与感性的对照,丰富而清晰的趣味便呈现了出来。犹如盛夏之日揣摩着满目绿荫,饮下一杯清凉白水一般畅快...
评分 评分半个月前,东宫影城一场题为“梁思成与他的时代”的沙龙,或许让很多与会者没有料到,随之而来的是一轮又一轮的和台上话题有关的争论。参加这场活动的嘉宾一共有5个人,其中金秋野是主持人,他在主持的过程里也多少提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其他4个人是,《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看的是港版,有很多大陆版删掉的地方。“我在为谁服务”。第2人读过。
评分平视的眼光,难得
评分文学性强,以人权为表象,书写神权伦理。运用三国演义的演绎手法,却自夸是三国志式的史学研究。行文基于原罪的宗教式历史逻辑,理论基础不过是中世纪的加尔文“救赎预定论”庸俗版。学风不实,自我造神,偶像崇拜。
评分文学性强,以人权为表象,书写神权伦理。运用三国演义的演绎手法,却自夸是三国志式的史学研究。行文基于原罪的宗教式历史逻辑,理论基础不过是中世纪的加尔文“救赎预定论”庸俗版。学风不实,自我造神,偶像崇拜。
评分看的是港版,有很多大陆版删掉的地方。“我在为谁服务”。第2人读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