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新版對百花文藝版做瞭全麵修訂,修正瞭不少錯誤,厘定瞭重要術語,潤色瞭文字,並增加賽義德為《摹仿論英譯本五十周年紀念版》所作的導論以及奧爾巴赫在《摹仿論》齣版六年後迴應學術界批評的文章。
埃裏希·奧爾巴赫(Erich Auerbach,1892-1957),20世紀德國著名的羅曼語語文學學者、比較文學、文學批評大師。1892年,奧爾巴赫生於柏林一個猶太人傢庭,此後接受瞭標準的普魯士教育,精英式的中等教育是一種使德國和法國-拉丁傳統以一種特殊方式結閤起來,並奠定瞭他的學術底色。1913年,他從海德堡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一戰期間,他在德國軍隊服役。後來他放棄瞭法學,在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獲得拉丁係語言學博士學位。1923-1929年間,奧爾巴赫在柏林的普魯士國傢圖書館工作,在此期間,他加強瞭對於語文學專業的掌握,並完成瞭兩部重要著作:一部是維柯《新科學》的德語翻譯,一部是關於但丁的開創性研究專著,題為《但丁,世俗世界的詩人》(Dante als Dicher der irdischen Welt)。1929年,奧爾巴赫依靠這本但丁的專著在馬堡大學謀得教職。1935年,由於他的猶太人身份,他被迫放棄馬堡大學的教職,並前往伊斯坦布爾國立大學教授拉丁文學,直到1946年。在伊斯坦布爾期間,奧爾巴赫完成瞭巨著《摹仿論》。1947年,奧爾巴赫前往美國,先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任教,接著又到瞭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時間不長,就到瞭耶魯大學。1957年奧爾巴赫在美國去世。
笨重朴实的文本分析的典范,没想到自己能啃完。 古典的文体分用原则和犹太基督教的文体混用原则,德国式思辨气息浓厚的正反题。但奥尔巴赫对文体的选取绝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信手拈来。 迄今最好的西方文学史。欧洲文学的最高峰在19世纪现实主义,拉丁文学中心主义者,司汤达...
評分埃里希•奥尔巴赫《模仿》导论 萨义德 朱生坚 译 前言 既然这一章是这个关于人文主义的一系列思考中的一部分,我觉得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它只是关于一个作者、一部作品,而确切地说,这个作者恰恰又不是美国人。我想,如果我能通过审视一部作品——它对我具有终身的重要性,...
評分埃里希•奥尔巴赫《模仿》导论 萨义德 朱生坚 译 前言 既然这一章是这个关于人文主义的一系列思考中的一部分,我觉得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它只是关于一个作者、一部作品,而确切地说,这个作者恰恰又不是美国人。我想,如果我能通过审视一部作品——它对我具有终身的重要性,...
評分王炎老师花了整整一学期讲这本书,饱含深情地表示这本书塑造了他对文学研究的认识。虽然奥尔巴赫宏大叙事的语文学阐释方法已经逐渐被微缩历史的研究范式所湮没,这部鸿篇巨制却仍然不失为欧洲文学史的撷珍(想来有不少研究方法,如钱钟书先生锥指管窥的漫谈,如上世纪80年代盛...
評分奥尔巴赫《摹仿论》第十三章讲到了莎士比亚戏剧,这是非常精彩的一章,除了继续在莎翁的戏文中阐述此前提出的“文体混用”原则外,他还进一步从“混用”中辨析出了一种近现代产生的创作美学:多余——它的同义词是文本中那些“没用的”、“无关紧要的”、“删掉也可以的”叙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