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與德國人》是《沃格林全集》第31捲,是沃格林“希特勒與德國人”係列講座的講稿。
沃格林於1964年在慕尼黑大學舉辦瞭影響深遠的“希特勒與德國人”係列講座,這是當時慕尼黑大學人文學院最引人注目的課程,雖然這個係列講座宣稱隻是政治學的一門導論課,但是仍然引起人們極大的期待,甚至在講座舉辦之前就已經被齣版商納入成書齣版計劃。沃格林的這個係列講座不是要研究希特勒,不是要研究納粹那段曆史,也不是要研究國傢社會主義,他研究的是像希特勒這樣的人如何能夠在德國獲得統治權。客觀的史實描述和齣於義憤的道德評判,對於這個任務而言顯然無能為力。
本書深刻闡釋瞭納粹時期和後納粹時期個體德國人與希特勒政權韆絲萬縷的關係,對於當時(1960年代)的德國精神生活乃至政治文化中的精神層麵作齣瞭最詳盡、最直言不諱的分析,思想境界極高而又語言平易,充分展現瞭其名師巨匠的風采。本書代錶瞭沃格林古典政治哲學研究的最高成就,也標誌著沃格林在德國作為學術教授工作的最高成就。
埃裏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原創性、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傢之一。他齣生於德國科隆,本科就讀於維也納大學,並成為該校法學院的政治科學教授。為逃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他攜妻子移民美國,並於1944年成為美國公民。沃格林的主要學術生涯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慕尼黑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鬍佛研究所度過的,一生齣版過許多專著和一百多篇論文。《沃格林全集》(Collected Works of Eric Voegelin)共34捲,編輯收錄瞭他的大部分主要著述,包括八捲本《政治觀念史稿》和五捲本《秩序與曆史》。
谈“人性是如何泯灭的”,意味着承认存在人性,知道何谓人性,确认人性泯灭过或泯灭着,再或者,已泯灭。最后可谈的,才是“人性是如何泯灭的”。 从小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教育的人,也承认人性,不过他们所谓人性约等于动物性,外加上可供科学剖析的心理。换言之,不单是“食...
評分谈“人性是如何泯灭的”,意味着承认存在人性,知道何谓人性,确认人性泯灭过或泯灭着,再或者,已泯灭。最后可谈的,才是“人性是如何泯灭的”。 从小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教育的人,也承认人性,不过他们所谓人性约等于动物性,外加上可供科学剖析的心理。换言之,不单是“食...
評分沃林格,被翻译谋杀了,意思是懂了,话说的拧巴,得反腐看几遍才能明白看,这种书最好不要让年轻人翻译,隔了一层。
評分谈“人性是如何泯灭的”,意味着承认存在人性,知道何谓人性,确认人性泯灭过或泯灭着,再或者,已泯灭。最后可谈的,才是“人性是如何泯灭的”。 从小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教育的人,也承认人性,不过他们所谓人性约等于动物性,外加上可供科学剖析的心理。换言之,不单是“食...
評分關於19世紀30年代德國思想史斷裂和巨變的比較深刻的解釋
评分問題意識很震撼。
评分假希特勒說德國人
评分關於19世紀30年代德國思想史斷裂和巨變的比較深刻的解釋
评分前幾章有些瑣碎,但第八章“從中竄齣來很高”,而且這本書實實在在地引起瞭我對韋伯的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