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平庸之恶”

反抗“平庸之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汉娜·阿伦特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陈联营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21164
丛书系列:汉娜·阿伦特作品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汉娜·阿伦特
  • 社会学
  • 哲学
  • 阿伦特
  • 政治学
  • 伦理学
  • 社会理论
  • 反抗
  • 平庸
  • 道德
  • 选择
  • 社会
  • 责任
  • 批判
  • 意识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真相”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反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等。“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在人心无所依傍的时代,阿伦特犀利的视角和关切,为我们思考个人处境和选择立场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抓手。

本书是《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首收中研院研究员蔡英文专文导读:阿伦特为文一向关注现实的政治与道德的重大议题,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静之概念分析与思辨的热情,因而带有相当大的思想激励。

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

德裔美籍哲学家,20世纪重要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与西蒙娜•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人的政治行动,并对美国政治现实和犹太问题有着大量极富原创性的洞见。

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共和的危机》《犹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

杰罗姆•科恩(Jerome Kohn)

New School 阿伦特研究中心主任,阿伦特和布鲁歇尔夫妇遗稿保存人,曾长期担任阿伦特助手。

目录信息

中文版导读(蔡英文)
编者导言(杰罗姆•科恩)
文本说明(杰罗姆•科恩)
序言
◎第一编:责任
独裁统治下的个人责任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
集体责任
思考与道德关切——致W.H.奥登
◎第二编:判断
反思小石城事件
《上帝的代理人》: 因沉默而有罪?
审判奥斯维辛
报应降临
译名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记得在那本上看到了“恶的平庸性”,这个描述本身对我来说就是很震撼的。很久之后,在网上搜恶的平庸,结果搜到了这本汉娜的《反抗平庸之恶》,从这本书里才知道了我想找的原是《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即便如此,这本书还是带给了我很多我不曾接触过的观念。尤其是我们和自己...  

评分

评分

买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之前买过,名字叫《责任与判断》。但是必须说,这个书名我更喜欢。 而且这本书的中文版导读居然是蔡英文写的,她写中文版导读的身份是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好了,现在回到正文。 这些年随着阅读,从《现代性与大屠杀》这本书...  

评分

沉思让历史更加清晰地呈现出远超过其本身的意义。 政治利益、人性、道德、罪恶... 审判带来的不仅是惩罚,更多是反思与行动。 1.所谓责任,孰之过? -最高领袖者:意志引导高于法律; -执行者:庞大集团中的一个零件; -受迫害者:高层级的善变,底层级的无选择; 2.道德判断...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一文其实就是缩写版的Life of the Mind,梳理了阿伦特关于思考-意志-判断的思路。

评分

要常常跟自己对话。

评分

“平庸之恶”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现在才真正开始阿伦特的阅读,在读书的舒适区闲散惯了,发觉欠缺的太多,不要回避费力,一点点啃,不断思考、审视、判断。

评分

曾读过没读完,没有思考的囫囵吞枣造成了我浅薄的印象,此书必须耐心读。读《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是一种灵魂和智力的双重愉悦,她对独在的分析几乎可成为孤独思想者的宣言;读《审判奥斯维辛》让我领教了另一个阿伦特,她让我在看完最后一个字时因为人性而落泪。

评分

对“平庸的恶”这个概念要警惕,你得看它是为什么目而提出的。老大哥昨天说《旧制度与大革命》有现实意义,今天说《纸牌屋》发人深省,明天就可能说阿伦特对麻木大众的指责有道理,然后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要明白,德国的犹太人是有必要反思自己,但更重要的是:艾希曼该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