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真相”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反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等。“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在人心无所依傍的时代,阿伦特犀利的视角和关切,为我们思考个人处境和选择立场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抓手。
本书是《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首收中研院研究员蔡英文专文导读:阿伦特为文一向关注现实的政治与道德的重大议题,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静之概念分析与思辨的热情,因而带有相当大的思想激励。
汉娜•阿伦特
(Hannah Arendt,1906—1975)
德裔美籍哲学家,20世纪重要的政治理论家、思想家,与西蒙娜•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人的政治行动,并对美国政治现实和犹太问题有着大量极富原创性的洞见。
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况》《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共和的危机》《犹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
杰罗姆•科恩(Jerome Kohn)
New School 阿伦特研究中心主任,阿伦特和布鲁歇尔夫妇遗稿保存人,曾长期担任阿伦特助手。
一、 对于亲身参与大屠杀的德国纳粹们而言,“零件理论”为其提供了具有迷惑性的辩护理由,事情也似乎由此变得复杂而难以下结论。就像战犯艾希曼在法庭上所陈述的:作为庞大的官僚体系中的一个齿轮,他只是做了帝国所要求他做的,他的行为是履行一个政府官员所必须履行的责...
评分汉娜·阿伦特是那种一言难尽的女作家,她既有不屈不挠的博学,又有股不依不饶的狠劲儿。那些硬心肠的倔强文字背后,浸满了闪族后裔和旧大陆之间古老的敌意,以及二十世纪浓重的血色。《责任与判断》一书给人极不舒服的阅读体验,那正是来自“极端的年代”背后的阴寒之气。 ...
评分 评分阿伦特(Hannah Arendt 1906年—1975年)逝世前最后十年的重要文章和演讲,后来被集成《责任与判断》一书。今天我们读这本有思想遗产性质的文集时,总是能感觉这些文章后面有一个更大的思想背景,那就是《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篇关于平庸的恶魔的报告》的问世及其引起世人的争...
评分“平庸之恶”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现在才真正开始阿伦特的阅读,在读书的舒适区闲散惯了,发觉欠缺的太多,不要回避费力,一点点啃,不断思考、审视、判断。
评分上编虽有重复,但是近乎哲学的思考让观点也更为深刻;下编就是一些政治社会问题批判了
评分十分惶恐地点下这个“读过”。信息量很大,思想深刻而又论述清晰(虽说乍一看有种晦涩的感觉,可只要专心读就很清楚的),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但其核心却又只有一句话“保持思考与记忆的能力”,这句话是种子,整本书是由此种出的大树。
评分蔡英文的导读颇具借鉴意义。道德哲学若干问题一文扑朔迷离需要借助导读以及《康德讲稿》再读。有关艾希曼问题的评论突出“个人责任”以破解“齿轮理论”借口。小石城一文需与《共和的危机》中收录的三篇长文对看。
评分要常常跟自己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