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地中海

亚洲的地中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世纪出版社
作者:【法国】弗朗索瓦·吉普鲁
出品人:
页数:340
译者:龚华燕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563417
丛书系列:新世纪文库·历史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亚洲史
  • 东南亚
  • 年鉴学派
  • 贸易史
  • 东亚
  • 亚洲
  • 地中海
  • 地理
  • 文化
  • 历史
  • 旅行
  • 经济
  • 人文
  • 区域
  •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亚洲的地中海:13-21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涉及了众多学科——政治经济学、历史地理学和国际关系学,探索了历史与当代,亚洲与欧美经济形势之间紧密的联系,讲述了亚洲特别是中国是如何回归到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亚洲的地中海:13-21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分析地中海贸易联盟的成功范例后将目光转到东方亚洲,通过对东西方经济的对比,对亚洲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分析,科学地预见了亚洲海上贸易的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亚洲经济发展的障碍,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全书以历史般的叙述方式,全景式地为读者展现了亚洲尤其是中国海上贸易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编辑推荐

吉普鲁编著的《亚洲的地中海:13-21世纪中国日本东南亚商埠与贸易圈》这本透彻的专著,出色地综合了新兴的全球环境下的东西方海洋世界。弗朗索瓦·吉普鲁教授将自己关于全球海洋的历史研究与关于亚洲的区域经济研究相结合。他还富有想象力地创造了”东亚经济走廊”这一地理概念,特指海参崴至新加坡之间的海洋区域,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从而将海洋与沿海港口城市之间的历史交互进行了整合。作者开启了从全球视角考察亚洲的新开端,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东西方之间无法比拟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分析了21世纪之初东南亚新兴强大跨国经济区域的迅速崛起。本书利用广泛的多学科史料与现代资料,通过回顾1 6世纪晚期以环地中海和波罗的港口为中心的同类进程,系统地探索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现代版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原因和途径。

名人推荐

这本透彻的专著,出色地综合了新兴的全球环境下的东西方海洋世界。吉普鲁教授将自己关于全球海洋的历史研究与关于亚洲的区域经济研究相结合。他还富有想象力地创造了“东亚经济走廊”这一地理概念,特指海参崴至新加坡之间的海洋区域,包括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从而将海洋与沿海港口城市之间的历史交互进行了整合。作者开启了从全球视角考察亚洲的新开端,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东西方之间无法比拟的联系。

——滨下武志,日本东京大学

《亚洲的地中海》引人入胜地分析了21世纪之初东南亚新兴强大跨国经济区域的迅速崛起。本书利用广泛的多学科史料与现代资料,通过回顾16世纪晚期以环地中海和波罗的港口为中心的同类进程,系统地探索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现代版经济全球化的方式、原因和途径。

——彼得·丹尼尔斯,英国伯明翰大学

弗朗索瓦·吉普鲁对亚洲经济体系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全面的描写。他依照布劳代尔的学说,进行了充满洞察力且跨度非常长久的详细描绘。吉普鲁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阐明了一个新的中国,一个不再基于陆地。面向内地的中国,一个逐渐走向海洋的世界强国。

——克里斯托弗·豪,伦敦大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弗朗索瓦·吉普鲁(Fraancois Gipouloux) 译者:龚华燕 龙雪飞

弗朗索瓦·吉普鲁(Fraancois Gipouloux)教授为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先后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大学,曾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副专员、香港特区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CEFC)研究员等多项职务。目前主持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与东京大学共同支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研究计划,同时也负责法国国家研究署(ANR)支持的《东亚与东南亚的国际贸易中心》研究计划。已出版的书籍有:《19与20世纪的东亚》《衰退的日本?》《迈向市场经济的中围:改革时代的长征》等。

目录信息

前言
导言:欧洲与亚洲的“地中海”
第一部分两种无边界的扩张模式:欧洲的地中海
第1章地中海与全球扩张
第2章远程贸易与城市主权:海上共和国时期地中海的竞争模式
第3章汉莎同盟:波罗的海的合作模式
第二部分亚洲地中海的早期概貌:朝贡贸易占主导地位
第4章亚洲贸易王国与独立城市实体:7世纪至17世纪
第5章亚洲贸易的组织:政府垄断的重要性
第6章朝贡贸易与非官方贸易
第7章日本在亚洲内部贸易的地位:抵制中国的主导权
第8章亚洲海洋体系
第三部分西方贸易网络与亚洲贸易网络的交叠
第9章欧洲扩张还是亚洲的吸引力
第10章被迫开放与通商口岸
第11章亚洲贸易网络的国际化
第四部分再全球化时代:亚洲地中海的重生
第12章中国沿海城市面临全球化挑战
第13章东亚制造带
第14章香港与上海:中间商之间的竞争
第15章亚洲各物流中心之间的竞争
第16章香港、上海或北京:何处将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五部分亚洲地中海和国家主权的挑战
第17章跨国区域和东亚经济走廊:亚洲地中海
第18章亚洲地中海和中国经济空间重塑
第19章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战:中国的市场分割
第20章中国的影响力基础转回海洋
结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上世纪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问世后,南海——“亚洲的地中海”——研究可供拓展的各种方向便自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环南海的研究在国际学界系由东南亚史和海洋史研究牵引,在华文世界则主要是由华人华侨史和台湾史所引导,这在...

评分

自上世纪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问世后,南海——“亚洲的地中海”——研究可供拓展的各种方向便自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环南海的研究在国际学界系由东南亚史和海洋史研究牵引,在华文世界则主要是由华人华侨史和台湾史所引导,这在...

评分

自上世纪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问世后,南海——“亚洲的地中海”——研究可供拓展的各种方向便自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环南海的研究在国际学界系由东南亚史和海洋史研究牵引,在华文世界则主要是由华人华侨史和台湾史所引导,这在...

评分

自上世纪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问世后,南海——“亚洲的地中海”——研究可供拓展的各种方向便自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环南海的研究在国际学界系由东南亚史和海洋史研究牵引,在华文世界则主要是由华人华侨史和台湾史所引导,这在...

评分

自上世纪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问世后,南海——“亚洲的地中海”——研究可供拓展的各种方向便自然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话题。很大程度上,环南海的研究在国际学界系由东南亚史和海洋史研究牵引,在华文世界则主要是由华人华侨史和台湾史所引导,这在...

用户评价

评分

比较史还是个梦想

评分

所托非人

评分

终于看完了,表示读书很少这么累过。翻译的吐槽就不用说了,前三章还好,第四章完全就是经济学专业知识,基本是眼睛扫过大脑基本空白。作者的观点确实很有启发性,只是读起来太拙计。今天开始写书评,祝自己幸福……

评分

框架过于宏大,叙述和考证却很空疏。另外为啥整本书连一条注释一条参考书目也没有啊,是不是翻译懒得翻啊……

评分

数年前读过,今晚重温。本书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地中海威尼斯与北欧汉萨同盟的研究回顾;第二部分阐述包括南海、东海日本海等“亚洲地中海”在元明清的历史,尤其着重对华人商人群体(diaspora)与欧洲城市商业在制度上的比较:商业法、保险、金融工具等。最后论述当代。作者深受布罗代尔影响,第一部分对欧洲中世纪商业组织的Review很有价值,本作的精髓恐怕也是亚洲地中海这一概念的提出,从史实上并不能让中国同行学到更多。如何进行中西比较仍然是一个艰巨、极富诱惑力并且不能回避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