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作者:何爱国
出品人:
页数:347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73052
丛书系列: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现代化
  • 何爱国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史
  • 历史学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化
  • 思想史
  • 1912
  • 1949
  • 近代史
  • 政治思想
  • 社会变革
  • 知识分子
  • 历史研究
  • 现代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12-1949)》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虽均重工业化、民主化、科学化这三大核心理念,也强调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但面对不同的历史情境,晚清与民国这两个时期又各有其独特性的一面。经济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以商立国”、“商务”、“商战”、“自由经济”,民国则强调“以工立国”、发达国家资本、社会主义、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政治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民国则是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新独裁论高涨:文化现代化方面,晚清强调“保教”、“以国粹激励种姓”、“古学复兴”等,民国则突出西化与苏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科学与新道德等。展现出与晚清不同的特点。之所以如此,一则所学之典范欧西本身发生了历史与思潮的巨变,二则中国政局与思想脉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历史的发展事实表明,任何一种现成的模式都无法全面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各种真实问题。中国现代化必须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扬弃、自我更新。因此,中国如何走符合自己的路,一直是一个强劲的诉求,并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流。

作者简介

p273倒數第7行,於接物務伪謙——於接物務撝謙 (前誤後正,下同)

【撝謙】謂施行謙德。泛指謙遜 。《易•謙》:「無不利,撝謙。」王弼注:「指撝皆謙,不違則也。」《陳書•周弘正傳》:「竊聞撝謙之象,起於羲軒爻畫;揖讓之源,生於堯舜禪受。」宋·王安石《賀留守侍中啓》:「遂回渙號之孚,以徇撝 謙之美。」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梁生》:「二生至,各敘契闊,並申賀悃,梁撝謙不已。」 朱自清《憶跋》:「他說‘薄薄的影’,自是撝謙的話。」 (《漢語大詞典》)

p275第4行,力堪自瞻——力堪自贍

目录信息

第一编 经济与社会

第一章 微弱的自由经济思潮
第一节 自由经济思潮
第二节 流派
第三节 检讨

第二章 勃兴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思潮
第一节 统制经济计划经济思潮
第二节 流派
第三节 思潮评价

第三章 工业化的艰难抉择:20世纪上半叶工业化与农业化道路之争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围绕“以何立国”问题的论争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围绕“如何救济农村”问题的论争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围绕“以何立国”问题论争再兴
第四节 对论争的检讨

第四章 应急与赶超的辩难: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之争
第一节 关于乡村建设运动之争
第二节 成绩与问题


第二编 思想与文化

第五章 激进还是保守?——近代社会思潮主潮论争的回顾与反恩
第一节 “激进与保守之争”的来龙去脉
第二节 对“激进与保守之争”的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传统的发明: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性建构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视角下“新文化运动”研究的三种范式
第二节 现代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明
第三节 现代性对立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明
第四节 传统之现代:新文化运动建构现代性的反思

第七章 现代化共识的养成——20世纪上半叶文化建设路向问题的论战
第一节 全盘西化派
第二节 本位文化派
第三节 对两派的批评
第四节 现代化共识的养成

第八章 儒家与现代化:反抗与调适
第一节 儒家对现代化的反抗
第二节 儒家对现代化的调适

第九章 建构与解构:现代新儒家对工业化市场化潮流的回应
第一节 现代新儒家对工业化市场化的基本态度
第二节 建构主义:对工业化市场化的呼应与适应
第三节 解构主义:对工业化市场化的批判和纠偏

第十章 唯物史观引入与中国史学现代化——以《新青年》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新青年》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诠释特点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史学转向


第三编 个案剖析

第十一章 东方文化危机的过度反应:章士钊的三农思想
第一节 章士钊三农思想概说
第二节 围绕章士钊农国论的论战
第三节 反思与评价

第十二章 效能与均富:马寅初的温和计划经济思想
第一节 基本构想与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对既往学说、体制和思想的批判
第三节 方案与评价

第十三章 非政府的计划经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
第一节 乡村建设构想
第二节 合作化·工业化·理性化如何可能?
第三节 乡村建设方案的理性与非理性

第十四章 计划与自由民主的兼容:张君劢、张东荪的民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构想
第一节 计划经济概念
第二节 计划经济之路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与文化

第十五章 孙中山与马寅初之资本观比较
第一节 三重现代性视野中的资本属性
第二节 对资本文明性的利用
第三节 对资本非文明性的限制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用心之作!

评分

用心之作!

评分

用心之作!

评分

用心之作!

评分

用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