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是什么

伦理学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史蒂文·卢坡尔
出品人:
页数:259
译者:陈燕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79469
丛书系列:哲学课
图书标签:
  • 伦理学
  • 哲学
  • 通识教育
  • 入门
  • 倫理學
  • 科普
  • 文史哲
  • 教育学
  • 伦理学
  • 哲学
  • 道德
  • 人生观
  • 价值观
  • 西方哲学
  • 中国哲学
  • 道德哲学
  • 伦理理论
  • 实践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简明而又系统地介绍了道德哲学的主要理论,勾画了伦理学的大致轮廓,对“好生活”的快乐主义和至善主义理论的独特叙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在元伦理学方面,本书围绕“道德主张的地位”问题,概述了主观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和神命论三种理论;在规范伦理学方面,本书围绕“我们应该怎样生活”问题,以不同学派对善和正当的不同诉诸为基点,概述了快乐主义、至善主义、伦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和契约论理论。

作者简介

史蒂文·卢坡尔,198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圣安东尼奥三一大学哲学系主席,哲学教授。主要代表作有:《死亡哲学》(Philosophy of Death ,2001),《免于伤害:论守护幸福》(Invulnerability: On Securing Happiness,1996)等。

目录信息

序1
第一章 导论
简单的道德推理:骗子医生的案例
复杂的道德推理:两起悲惨事件
捍卫道德原则
元伦理学
伦理学
规范理论的一个概观
生活尽可能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我们必须做什么
第二章主观主义
休谟式的存在(the Humean Being)
怀疑主义
主观主义的两种形式
主观主义与争论
客观性
范围的扩展
第三章文化相对主义
普适主义的选项
文化相对主义的论据
评价以多样性为依据的论证
文化相对主义的后果
宽容
第四章神命观
神命论与人性
自然法理论
以自然法理论为依据的论证
试管婴儿与克隆
第五章快乐主义
捍卫价值快乐主义
诉诸本性
第一种捍卫:以经过引申(extended)的满足为依据的
论证
第二种捍卫:诉诸内省
抗辩:快乐主义的悖论
电子享乐之徒
乔达摩和伊壁鸠鲁:消极的快乐
伊壁鸠鲁论死亡
乔达摩论死亡:无我说
对消极快乐主义的评价
第六章至善论
孔子与善的自我实现论
成为一个人
角色和关系
保留与备选
对善的基于本性的说明
道家与自然
亚里士多德与人类的健康成长
保留
至善论与模范行为
德性伦理学
坦诚者,真正的朋友
第七章伦理利己主义
出于无能力的捍卫
最初的难点
主要难点:心理利己主义
结果论的捍卫
调和捍卫与囚徒困境
我们自己、他人以及利他主义悖论
身份的可延展性
第八章功利主义
古典功利主义与极端利他主义
对古典功利主义的保留意见
强行伤害人以使他人受益
强行伤害人以终止他们的痛苦
要求严格的公正无私
双层功利主义
赞成双层功利主义的考虑
对双层功利主义的反对
双层功利主义者的答复
最优化对总体化
作为与不作为:杀死与任其死亡
第九章康德主义
与审慎相对的道德
绝对命令的应用
结果与意图
绝对论以及责任的冲突
对人的尊重
自律
黛安的自杀
第十章契约论
霍布斯与基于利益的契约论
自然状态与绝对主权
基于利益的契约论
洛克与民主契约论
自由与平等的根据
洛克的后继者:卢梭、康德、罗尔斯、斯坎伦
宗教信仰自由
第十一章当代的争论
一种道德框架
社群主义
德性伦理学
女性主义与关怀伦理学
生活中的私人与公共领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两星给译者和出版社。第七章和第八章部分都印重了我真是醉了。翻译也是宛如机翻,完完全全的直译,我看着中文能把英文还原出来。如果不是这本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我真的怀疑我看的是盗版书。

评分

硬着头皮读完。。。内容比较枯燥,也不是很有体系。规则功利主义在密尔之后到底是怎么发展的?至善论的自我实现方向怎么只介绍了儒家?神命观和自然法的问题为什么一直绕着堕胎和同性恋展开论证? 体系太混乱...

评分

基本涵盖了伦理学/道德、政治哲学的几个主要观点,这本只有18万字的伦理学入门读物虽然短小,但其特点在于——用规范的三段论形式对功利主义、快乐主义、神命观等伦理学观点进行辩护和反驳,不过这也使得本书表述略显枯燥。 2015.7.11

评分

入门书,不必再读

评分

基本涵盖了伦理学/道德、政治哲学的几个主要观点,这本只有18万字的伦理学入门读物虽然短小,但其特点在于——用规范的三段论形式对功利主义、快乐主义、神命观等伦理学观点进行辩护和反驳,不过这也使得本书表述略显枯燥。 2015.7.1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