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本书中从心理学角度讨论了他的主要哲学范畴绵延(真实的时间)与可量度的时间的分别,以认识自我的本性,从而解决哲学上争论最多的自由问题。
亨利 - 路易·柏格森(1859年10月18日 - 1941年1月4日)法国哲学家,特别是在20世纪上半叶有重大影响力。柏格森相信许多思想家的直接经验和直觉比理性主义和科学理解现实更显著。他被授予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1930年,法国授予他最高荣誉大十字德拉军团荣誉军团勋章。
近几个月来,“时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所幸《时间与自由意志》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解释,让我得以将连锁的问题都弄得更明白一些。事实上,从刚开始接触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始,共时性与历时性的问题就非常令人困惑。后来无论是斯特劳斯对这对概念的修...
评分绵延和空间是不同的,这一点分得很清楚,也很明显。但问题在于不应该突出真实的绵延而贬低空间。柏格森似乎没有这样说,他也说自然科学需要空间,但他的叙述的语气就表明了贬低空间的倾向。事实上,绵延是人类真实的自我,但空间也是,只不过是另一种,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柏格...
评分就时间是否为广延量且是否和空间处于平等地位而论我相对赞同柏格森的观点(尽管他的论证过程拖沓且问题不少),我们能够直观测量(并线性叠加)的的确只有空间量,而空间量也就是广延量最主要组成单元,而由个体主观感受生成的物理量则均为强度量。(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则就有对...
评分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做哲学,有自己一些特别的辛苦,趁着《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副刊办到一百期的机会,来在自己的“家里”谈谈苦经。 做哲学的辛苦,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然,认真说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做“文科”的都有这种辛苦。这就是哲学史上许多...
评分就时间是否为广延量且是否和空间处于平等地位而论我相对赞同柏格森的观点(尽管他的论证过程拖沓且问题不少),我们能够直观测量(并线性叠加)的的确只有空间量,而空间量也就是广延量最主要组成单元,而由个体主观感受生成的物理量则均为强度量。(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则就有对...
过于高深,先打五分吧……有点佩服学哲学的人了,每个字我都认识,放到一起我就不懂了,可能是翻译的锅?
评分就是那上百句标题式的短句子我都很多看不懂。“柏格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试图将时间空间化,不再考虑心理状态中的异质绵延,而是数量上的同质化,这实际上是对生命体悟的削弱,为后来海德格尔的思想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评分玄学,很多涉及科学的地方总有一种民科的感觉
评分柏格森主要讨论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试图将时间空间化,不再考虑心理状态中的异质绵延,而是数量上的同质化,这实际上是对生命体悟的削弱,为后来海德格尔的思想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绝对是一本好书,难怪梁漱溟先生那么推崇柏格森,但是翻译太差了。(手动再见
评分一定是翻译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