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世界史的濛古

顛覆世界史的濛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八旗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日] 杉山正明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周俊宇
出版時間:2014-3
價格:NT$36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5842192
叢書系列:另眼看曆史
圖書標籤:
  • 濛元史
  • 杉山正明
  • 曆史
  • 世界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颱版
  • 亞洲研究
  • 濛古史
  • 濛古史
  • 世界史
  • 顛覆性
  • 古代帝國
  • 草原文明
  • 曆史變革
  • 遊牧民族
  • 軍事徵服
  • 跨洲影響力
  • 文化融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真相不在歷史課本上。你的「世界史」和「中國史」圖像,實際上謬誤多多。

13-14世紀的濛古時代,顛覆瞭世界史,而《顛覆世界史的濛古》,則無情挑戰瞭我們的歷史常識。

◎世界史圖像以十九世紀的歐洲為核心,其根基是善惡的對立,進步和落後的分野。然而遊牧民與其國傢所創造齣來的歷史,堪稱是「另一個世界史」。十三、十四世紀的濛古世界帝國,便處於這「另一個世界史」的頂點。

◎歐洲史觀認為:世界是在西方地理大發現後纔一體化的。錯瞭!事實是,十三世紀末,人類史上首次圍繞著歐亞陸海循環的交通網絡,是濛古人在和平狀態下形成並掌控。若無「濛古時代」,便不會齣現西方人的「地理大發現」。

◎濛古人掌握的帝國大體上都是寬鬆的,而帝國變得接近嗜血、鎮壓、歧視、戰爭,乃是西歐殖民海外之後的現象。特別是19世紀到20世紀之間的各種帝國,幾乎都取法歐洲。

◎遊牧民推動的世界史,大傢耳熟能詳的是匈人西遷,壓迫日耳曼各族並導緻羅馬崩解,比較少知道的是,遊牧帝國貴霜王朝連接起中亞和印度次大陸,在佛像的誕生和佛法的北傳、東漸中具有關鍵地位。

◎濛古對伊斯蘭很不友善嗎?錯!在濛古帝國的擴展中,穆斯林扮演的角色極其重要。調查、外交、勸降、謀略活動中,必有穆斯林參與,特別是徵稅和財務,幾乎全部委任穆斯林官員。其結果是:濛古與穆斯林以軍事和通商的結閤為主軸,形成瞭共生共存關係。這種完美摺中調和,比今日的世界帝國美國與伊斯蘭打交道的方式智慧得多。

◎「資本主義」、以「銀本位製」為背景的紙幣政策,這些早於近代的經濟樣貌,是在濛古主導下齣現的!濛古帝國治下,還創造齣形式統一的施令公文係統,以及負責翻譯不同語言的機構,這是非常具有「近代」性質的事情。

◎濛古殺伐無數?又錯瞭!濛古軍整體而言乃是一直不戰的軍隊,重視情報戰和組織戰。目的不是使他人降伏,而是使之「成為夥伴」(濛古術語:成為伊兒il)。隻要成為夥伴,就沒有敵我之分。濛古之所以令人驚駭的擴展,可以說是這個彈性自如的、豁達的國傢觀使然。

再從濛古等遊牧民國傢的角度看中國史,結論也令人大跌眼鏡。

◎關於漢朝和匈奴,事實上,匈奴讓漢王朝屈服,將之作為事實上的「屬國」將近七十年。而漢武帝的北徵,其實是為瞭推翻自己的「臣屬」狀態。漢匈戰爭由漢主動發起,長達七十年,結果在漢武帝毆後,由漢一方提齣和平要求,纔結束戰爭。我們一般持中國本位觀,將漢朝視為善良的被害者,而匈奴是邪惡的加害者,這種解釋實在是不可思議。

◎被歸類為中華王朝典型的隋唐,無論王室還是國傢,其實都和之前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鮮卑拓跋部一脈相連。坦白說,與其視為中國式的朝代國傢,不如以拓跋國傢之名來涵蓋北魏到唐的五百年,纔更符閤歷史事實。

◎契丹帝國和北宋王朝兩國皇帝簽署的和平條約——澶淵之盟,使得契丹成為北宋的保護國,雙方和平共存長達約百年。這否定瞭所謂「中華帝國隻有一個」的刻闆看法。而從近現代的眼光看,澶淵之盟也推翻瞭前近代亞洲不存在國界和條約關係的謬論。

◎就中華地區而言,形成統閤的力量幾乎都來自外部:濛古人的大元汗國,實現瞭南北的再統閤,而之前統閤中華地區的,是隋唐這兩個鮮卑係遊牧國傢。中間的幾百年,則是遼、五代、北宋、金、南宋、西夏等分裂、多級、縮小版的「中國」。

◎忽必烈政權擁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型艦隊,實行以穆斯林商人為主軸的國際通商和自由經濟政策。十三世紀末,從中國東海經印度洋到中東的海上絲綢之路,是掌握於濛古人之手,這一點在過去都被抹殺。也因為此,纔有明初的穆斯林鄭和下西洋。

◎青花瓷的鈷藍染料是伊朗特有,但瓷器則是中華特產,串聯起這兩種技術的,是同時控製瞭中華和伊朗的世界帝國濛古。深藍和白是濛古的品味,青花瓷因此歐亞普及,調和成所謂的「時代的品味」。

◎從秦到清的歷代王朝,通常被理解為是以中國為名的持續二韆年以上的整體國傢。其實若以各個政權為單位檢視,就會發現這些王朝的規模、結構、內容、形態,彼此差異頗大。有的是北亞型、有的是中亞型、甚至還有包含北亞和中亞的巨大帝國濛古,而不隻局限在中華地區。

種種挑戰歷史常識的結論,在《顛覆世界史的濛古》一書中比比皆是。作者杉山正明指齣,濛古,是理解世界史的重要元素。一則因濛古時代本身,乃是世界史上遊牧文明的頂點;二則濛古時代是世界史的分水嶺,它開啟瞭通往近代史的門扉;最後,濛古時代在「世界史」上的意義,則是彌補瞭現有世界史圖像的不足和結構性缺陷。

著者簡介

杉山正明

經歷

1952年生於靜岡縣,1974年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1979年取得京都大學東洋史學博士資格。之後任京都女子大學專任講師、副教授。1992年轉任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副教授,自1995年擔任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迄今。他亦受聘為北京大學歷史係客座教授。學術研究之外,曾參與1992年播齣的NHK「大濛古帝國」係列節目監製,並著有歷史專書十餘冊。

代錶作及得獎紀錄

◎1995年,以《忽必烈的挑戰――邁嚮濛古海上帝國之路》榮獲三得利(SUNTORY)學藝賞。

◎2003年,以歷年研究成果及著作,榮獲第六屆司馬遼太郎賞。

◎2006年,獲頒國傢榮譽――紫綬褒章。

2007年,因《濛古帝國與元朝》等書,獲得日本學士院賞。

譯者:

周俊宇

目前就讀日本東京大學綜閤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為博士班學生。譯有《忽必烈的挑戰》等書。

圖書目錄

文庫版前言
序章  吾人身在何處? 關注歷史之眼
1 全球化時代與九.一 一
人類史上的首發事態/  整閤與多元的同步進展/  濛古「帝國」和美國「帝國」
九一一的意義/ 復甦的歐亞地緣政治學
2 歷史研究的大改革開始瞭
關注事實/ 特殊時代「二○世紀」/ 歐美型世界史圖像的瓦解
一切從現在開始
第一章 歐亞史的再思考
1 十九世紀的負麵遺產=「世界史」科目
創造「歷史反派」的西歐史觀/ 速成的教學科目「世界史」
日本的西洋史與東洋史/ 探索全球化時代真實的世界史圖像
改變中的誤解與偏見
2 遊牧文明 另一個世界史
陸上最後的遊牧國傢─阿富汗/ 支爾格源自濛古時代/
遊牧國傢乃多民族國傢/ 遊牧民推動的世界史
遊牧民歷史不隻在遊牧地區/ 前近代亞洲也存在的「條約」、「主權國傢」
濛古時代精神籠罩世界
3 濛古對伊斯蘭作瞭些什麼?
比較美國與濛古的戰爭/ 濛古破壞瞭什麼?/ 引發恐怖的戰略
旭烈兀的無血開城/ 「信徒之長」哈裏發的消失/ 旭烈兀汗國帶來瞭什麼?
支撐濛古帝國的穆斯林官員/ 濛古造成伊斯蘭「世界化」/  成熟點!美國!
4「東亞」是近代產物
不解的東亞/ 歷史上所見的東亞/ 「西方衝擊」形塑的樣貌/曖昧不清的「亞洲」概 念
「冊封體製」的幻想
5 馬可波羅真有其人?
超級名人馬可波羅/ 交織的疑點/ 超越時空的馬可波羅熱/
「馬可波羅」告訴我們的事─聚焦帝王忽必烈/ 移動的宮廷、政府、軍隊
偉大的帝王及纂位者忽必烈/ 關於「日本」
第二章  文物與文學照亮大濛古
1 元代中國並非「文化濛昧時代」
關注元代的眼光正在改變/ 濛古帝國與大元汗國──歐亞大交流的時代
圍繞著元代中國的兩種角度/ 「混一」的中華與世界/ 圖畫所述說的東西交流
時代的品味
2 與青花的邂逅
在托卡比皇宮博物館/ 實物的衝擊/ 連結伊朗與中國的濛古
3 《元朝秘史》的世界──牧民的心靈歷史
歷史與文學之間?/ 「蒼狼」的形象/ 圍繞著《元朝秘史》的謎團/ 濛古人的心靈羈 絆
第三章 超越時空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蘊含的王權形象
1 成吉思汗傢族持續至十七世紀的權威
世界帝國「濛古」的「印記」/ 不稱「汗」的帖木兒朝
俄羅斯王室與濛古的「血脈」提攜/ 大元帝國的「後繼者」大清帝國
2 神聖形象如何形成?
被謎團包覆的前半生/ 濛古時代史籍中的成吉思汗/ 映照在濛古人心中的世界
民族英雄」是否復甦?
第四章 人類史上的「帝國」
1 美國是「帝國」嗎?
2 分類「帝國」
本章的立場與目標/ 源自日本的譯語「帝國」/ 意指「皇帝」的辭彙
依「帝國」規模為別的分類/ 連貫「帝國」的要點
時序性的展開與不同地域的樣貌/ 「地上唯一的帝國」確實存在嗎?
3 近代前帝國和近現代帝國的差異
各「帝國」是否存在差異?/ 觀看人類史的視線
第五章 歐亞中的日本史
1 從大陸來看濛古來襲
唯一一場由敵方發動的防衛戰爭/  雙重禁忌/ 濛古來襲乃今後研究課題
不可思議的「元寇」/ 「元寇」與「倭寇」/ 籠罩歐亞的濛古暴風
從草原到陸與海的巨大帝國/ 不戰的軍隊/ 來襲軍隊為多人種混閤部隊
2 鎌倉日本沒有外交
大河劇「北條時宗」的時代考證/ 史實本身的疑點
關於國書──日本史傢的深信不疑/ 當真是脅迫嗎?
趙良弼攜來近乎最後通牒的國書/ 世界與日本,以及外交
3 大陸文化與足利學校的源流──足利學校演講紀錄
足利、麯阜與濛古/ 尊重儒學的濛古政權/ 孔廟、廟學、書院三閤一
由拓本研究來看足利學校源流
第六章 尋找看不見的歷史
1 探訪東西的文獻與風光
從中國山野到北京/  與伊斯坦堡版《史集》相遇/ 以博斯普魯斯海峽分界的不閤理
2 地球環境學、古典學、歷史學
各自的情況/ 古典作品告訴我們的事/ 文理融閤的綠洲計畫
3 歷史與古典的邀約
所謂的「文學院」/ 男人的「濫買」與「浪漫」/ 數位時代的長處與短處
各種導讀手冊/ 始於鬆平韆鞦的譯著《希羅多德》
單行本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序章及之后两章杉山太过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多有泛泛之谈,动辄美国应该怎样怎样或者世界当今如何如何,俨然一副跨界国际政治的姿态,窃以为是为历史学者所忌讳的。关于“东亚”概念与马可波罗的问题,解构与推倒的任务大功告成之后,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顺带...  

評分

序章及之后两章杉山太过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多有泛泛之谈,动辄美国应该怎样怎样或者世界当今如何如何,俨然一副跨界国际政治的姿态,窃以为是为历史学者所忌讳的。关于“东亚”概念与马可波罗的问题,解构与推倒的任务大功告成之后,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顺带...  

評分

傲气,天朝上国的光荣; 梦醒,甲午海战的炮火; 特殊,番邦蛮夷的乱象; 自己一直以来,莫名其妙总觉得中国是个特殊的存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这里有悠久且连绵的历史文化,这里有大一统的国家,这里有……一度为中国的特殊性而感动无比自豪,渐渐的演变成就应该与外...

評分

傲气,天朝上国的光荣; 梦醒,甲午海战的炮火; 特殊,番邦蛮夷的乱象; 自己一直以来,莫名其妙总觉得中国是个特殊的存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这里有悠久且连绵的历史文化,这里有大一统的国家,这里有……一度为中国的特殊性而感动无比自豪,渐渐的演变成就应该与外...

評分

序章及之后两章杉山太过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多有泛泛之谈,动辄美国应该怎样怎样或者世界当今如何如何,俨然一副跨界国际政治的姿态,窃以为是为历史学者所忌讳的。关于“东亚”概念与马可波罗的问题,解构与推倒的任务大功告成之后,便开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顺带...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部瞭解濛古的書

评分

開拓思路,但是鑒於作者立場,大概還是需要客觀看待,理性分析。

评分

理念很好,體係性欠佳,個彆處顛倒史實。

评分

開拓思路,但是鑒於作者立場,大概還是需要客觀看待,理性分析。

评分

還以為又是一本外國學者寫的歷史通俗讀物,但其實就是一本歷史論文集,甚至很多內容跟濛古還沒有關係。大部分內容都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比較晦澀,或許適閤專業人士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