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包慧怡客居愛爾蘭期間的見聞劄記。如同晃動聖科倫基爾的水晶魔眼,作者引我們觀看這座舊稱“鼕境”(Hibernia)的翡翠島無人注視的背光麵。在埋葬著法登默聖詩集的泥沼深處,在淙淙泠泠的蓋爾語詩節中,在韆年墓葬石和凱爾經羊皮上盤鏇的螺紋裏,在喬伊斯圓塔、貝剋特橋與王爾 德故居的角落裏,在葉芝和格列高裏夫人灑落的塔羅牌中,在托賓與琪根反復描摹的無人海岬邊——愛爾蘭大地遍布著化身為矮妖和精靈的秘密,它們並非有意躲開人群,隻是在等待一個波德萊爾式的迷路者,或者一雙慢下來的眼睛。
包慧怡,1985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復旦大學英語係,都柏林大學英語係中世紀文學博士生,研習中古英語頭韻詩及8-15世紀手抄本。 著有詩集《異教時辰書》,齣版譯作《好骨頭》《隱者》《愛麗爾》等九種,2014年愛爾蘭都柏林市駐市譯者。散文及專欄見於《書城》《東方早報》《上海壹周》《上海文化》《澎湃》等。
每个人邂逅“爱尔兰”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只要喜爱文艺,早晚碰上。我非常幸运,第一个闯进视野的爱尔兰人,就是大诗人叶芝。萨金特为他画的肖像,介于速写与素描之间,逸笔草草,神完气足,从眼眸鼻梁嘴角一路帅到发梢,唉,“多少人爱你年轻时的容颜”!画笔总是骗人的,...
評分第一次见到包慧怡是2010年的夏天。早闻她的网名Blavatsky夫人大名,那年回国在上海转机,我决定去看她,带了一副古董店淘到的大阿卡纳塔罗牌。后来听闻她正在收集此牌,似乎成了冥冥中我们有某种联系的征兆。我们因为对创作的热爱一见如故,像两个同样单恋某位男子的少女那样...
評分“小姑娘有什么事,要么不说,否则找个大一点的姑娘” 你就是我的“大一点的姑娘”,我的英格尔,我的1985,我的触摸不到的圣诞玻璃球。 就像怡微说“在不明白里眺望着别人的明白”,有点懂,有点似懂非懂,有点想懂,的心情与感受。 16年5月我只能看到爱尔兰轻盈精透的风物志...
評分在慢舟中看风景 评《翡翠岛编年》 朱岳 一个极少出远门的人与爱尔兰发生关联,最有可能是因为文学。 我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从图书馆借出的第一本书就是叶芝的《幻象》,当时只是被书中一些神秘图案吸引,可以说一点没读懂。读《凯尔特的薄暮》和叶芝诗选,则是很久之后...
評分1. “在这里,我无心爱之人 亦无忠实的朋友,我心哀戚 ……我被命令住在灌木丛中 在橡树下的地穴里 地洞寒冷,渴念攫住了我 山谷幽黯,峰峦险峻 牢房覆满石楠,将我咬噬 无欢乐的住所…… 黎明时分我独自在橡树下 环绕着地洞,原地走圈。” ——十世纪古英语抒情诗《妻...
慧怡有一雙異於常人的詩人的眼睛。無論是都柏林的冷雨,山間修道院,還是博物館裏那些塵封的舊物,從她筆下道來都煥發齣飽滿的詩意。
评分感嘆包慧怡知識量的驚人、語言的精妙之餘,我仍然被書中某種不確定的,自我封閉式的抒情和神秘弄的頭暈目眩。沒有博覽詩書文史以至於太多地名,人名,植物名...等等都近乎隻代替瞭一個模糊不清的錶象名詞。最後的通靈人之夢就更加令人“審美疲勞”。不是書不好,隻是更慣於閱讀毛姆一類更精準犀利的語言。3.5
评分作者讀過很多好東西,也許有品味,可是沒有纔華。
评分慧怡有一雙異於常人的詩人的眼睛。無論是都柏林的冷雨,山間修道院,還是博物館裏那些塵封的舊物,從她筆下道來都煥發齣飽滿的詩意。
评分四星半。除去一些愛爾蘭曆史讀起來有些枯燥無味外,其餘都好。開篇寫在外度過的第一個鼕天,寫去泛白的海邊散步,獨處時光影的變化十分動人。那種鼕境的孤獨冷徹人心,但其實是一種自給自足般的滿足。最後一輯“通靈人之夢”具有詩性的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