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南游杂忆》《庐山游记》等。在游记中有对当时沿途风土人情的描写,但即使在游玩中,胡适所见也不止是"山"和"水",还看见当地的宗教、文化、教育和国家建设,甚至不忘考证庐山上的一个塔,意在引导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
-------------------------------------------------------------------
在积极方面,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
我要教人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
我为什么要替《水浒传》作五万字的考证?我为什么要替庐山一个塔作四千字的考证?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我要教人知道学问是平等的,思想是一贯的,一部小说同一部圣贤经传有同等的学问上的地位,一个塔的真伪同孙中山的遗嘱的真伪有同等的考虑价值。
——《庐山游记》
胡适(适之,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在思想文化和学术教育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也始终坚持弘扬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辍,影响深远。历任北大文学院院长、驻美大使、北大校长及中研院院长。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为胡适文集中的一章挑出来先读。篇幅不长。平易近人的胡适之先生,关心教育问题,可以读到容忍的自由,也可以读到悠哉,理想的文人。以及广西的殷实之貌。
评分庐山那一段,关于大月山的高度,《指南》中并没有错误啊,5038英尺换算成尺不就是4600吗…发现这个以后,顿时对他其他的考证和点评都没兴趣了。
评分“自明以来,上流社会则受朱熹的理学的支配,中下社会则受朱元璋的‘真命天子’的妖言的支配,二朱狼狈为奸,遂造成一个最不近人情的专制社会。” “有了不肯放过一个塔的真伪的思想习惯,方才敢疑上帝的有无。” 太多考据,读起来自然不流畅闲适,不过胡适之先生“黑”人与自“黑”的功夫了得。
评分世易时移
评分胡适作品系列读了三本,这本杂忆最是印象深刻。在文字中可以读出胡适之做学问的理念,以及他作为新人类对中国之关心。广西篇和庐山篇最好,最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