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新周刊》400期特刊為基礎,重新增補瞭未發錶的八十年代專題訪談,以及全景式的生活文化經濟資料。魂在八十年代,頭腦在九十年代,身體在新世紀。這是中國人的三段論。八十年代迴不去瞭,正因為迴不去,纔越發地想傢。靈魂,故鄉,一代人的愛與怕,都糾結在一個繞不開的時空節點上,全麵盤點係統整理八十年代的中國,一部屬於中國 人的斷代史,全新的八十年代辭典,帶您重迴熟悉的八十年代,采訪400位八十年代的啓濛者,藝術傢,企業傢,學者,八十年代與80後真誠對話,重新審視一個時代與它的潛在影響,八十年代是否會成為中國人麵對現實睏局的新動力?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創辦於1996年8月18日,十二年猛進,已成為中國社會變遷最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新周刊》是讀者眼中暢快淋灕的“觀點供應商”,它始終給讀者帶來新鮮的撞擊與概念,引導讀者關注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趨勢。閱讀著《新周刊》成長的新銳青年,如今已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
首先是这本书的封面照片深深吸引了我,虽然在刘香成先生的作品集中见过,但还是抚之欣然。生于70年代的我,曾经也这样坐在路灯下看书。有人说,这是可以向八十年代致敬的一张照片。选择它做封面,可见此书的主题。本书是《新周刊》杂志社以其第400期特刊为基础,全面盘点八...
評分细想起来这几年“八十年代”记忆热销的缘由无它,就是拥有它的这一代人终于上了年岁,有了回忆的资本。这道理如同儿时读伤痕文学和“红彤彤”故事时只是看个热闹,而大人们却每每热泪盈眶。一个年代的人有专属一个年代的G点。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是本彻头彻尾的“杂拌儿”...
評分这本书因其强烈的让人怀旧的功能让我深深入迷,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真是一本属于我的书。只是书评写得太随便,对不起本书作者了。 真的很喜欢“大学”的原始含义,虽如今它变成了权利场与名利场,也很喜欢西方大学的精髓:“独立、民主、自由、质疑、批判。”而这样美...
評分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我们说,历史有时候看起来太厚重了,我们翻不动它。并且,历史很多时候还是虚假的,真实的事迹已经随风散去,只留下后人的猜测和妄断。因此,离我们很近的历史,更显得人有真实感,并且更切近我们自身。 对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来说,八十年代...
評分那一代人 那一些事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变成传说 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1978年以后的日子就像是一场疯狂的无法想象的科幻剧集,人们出发的时候,可能只是为了改变那难以忍耐的饥饿,可当这扇大门打开,一个崭新的更加丰富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
雖然迴憶拼湊不全,但是為瞭這份認真,給打個五星吧,裏麵提到的名字幾乎全部都耳熟能詳,我是有多熱愛八十年代啊!
评分迴顧八十年代的文學、美術、音樂、經濟、流行等等,現在看起來確實是一個特彆的年代,值得迴味懷舊。
评分八十年代小百科全書。
评分看這本書的過程中無數次想起《午夜巴黎》,同樣是對純真年代的無限懷念,但迴憶都會被美化,每一個今天都曾是被無限期待的明天。可惜的是本書對於80年代的介紹比較簡單,人物采訪、事件統計都比較簡略,越看越有重復感。
评分敘述的語調間充滿病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