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战场归来》是著名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之时,浴血深入战地,写就的中东战地见闻。带着“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的使命,他在经费紧缺、物质条件极差、生命安全无以保障的情况下,只身辗转伊拉克、约旦、以色列、塞浦路斯……亲眼见证美丽大地沦为焦土,交战国难民垂死挣扎,记者们在纷飞战火中肝胆相照,热血相助……本书多次再版印刷,累计销量百万册,英雄主义的正义和激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唐师曾,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任新华社记者、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装甲兵工程学院特约研究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政治军事权威。他的文学作品素以“科学的态度,艺术的语言,讲人的故事”,对国际关系及世界战争史有着超越时空的深刻洞悉,同时充满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唐师曾任新华社驻中东分社记者的三年间,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勇气,得以历访卡扎菲、阿拉法特、拉宾、曼德拉、沙龙等政商首脑,独家拍摄的照片因极具新闻价值而多次被国际知名媒体采用,被称为“新华社摄影大师”,名震国际新闻摄影界。
出版作品:《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我在美国当农民》《我的第三个愿望》《我的诺曼底》《一个人的远行》等。
看过他的摄影集《一个人的远行》,才知道当年看的伊拉克第一线报道是出自此人之手。后来找来他这本书看,对他更有了些羡慕之情,毕竟他见证了一段历史。而他也身在这其中难以自拔。
评分知道唐师曾先生,是因为爱上一个小说角色,《一厘米的阳光》小季叔叔——季成阳。这个书中人说:“这世界上有极致的现实,就有极致的理想。哪怕坚持后者的人只有千万分之一,其存在的意义,就已超越生命的长度。”作为一个只能在现实中挣扎的我,看到这句话时,潸然泪下。 后来...
评分从最早零零碎碎的看唐老鸭的文章到买他的书,一直用心在跟着这个男人的历程,不知道是苦还是悲,只是觉得人生,尤其是一个男人的人生就应该这样过。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老死在温床上。战地记者的生活非我等常人可以理解,但看看卡帕的死就知道,残疾在他们眼里都是非常幸福的...
评分唐老鸭说过这句话,在各种场合,各种专栏,反复说过。 高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会一直以此为信,不懈怠地热火朝天地过我的生活。去中东,去战争前沿。十年之后,这些战地文字仍有相当的养料,而我自己不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看多了唐师曾的书就被重复的自夸厌倦了。但那...
评分闲来无聊,看到书架上唐老鸭的这本书,他是我年少时的偶像,对于他的个人特色的英雄主义的崇拜使得他成为我唯一无法复制的偶像,而再度读这本时,我却再岁月的磨砺中对于生活的狂热变为平淡。 有些书卖的是思想,有些书卖的是废话,而唐师曾的书,卖的是极具个人特色的...
看了这书对海湾战争有了些许的了解。老鸭作为战地记者经历的这些,可能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经历的,这真是牛逼闪闪的人生。看着书里的那些老鸭拍摄的照片,真是不容易。里面说卡帕在踩上地雷的一瞬,还不忘按下快门,摄影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可能真是一种信仰。ps:不得不承认一点。天赋这东西真是最残酷的东西,看看那些中东领事馆里的北大毕业生,那是我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评分这战争三部曲之中,我更喜欢《我钻进了金字塔》,或许是我对战争没什么兴趣,也或许是海湾战争时,我不过是个几岁的孩童,距离有点遥远。不过看着战前富裕的伊拉克变成现在的样子,政治不过是几个人的游戏,苦的还是黎民百姓。
评分“萨拉马利空”“雅嘿,西尼夏比”
评分不完美的人物,但是真实富有魅力,不会很讨人喜欢,但不这么轴的人你也干不成这些事;带入感很强的一本书,很多画面跃然纸上让你信服,你能感受他对于战地摄影的激情;对战争史的熟稔程度让我汗颜,毕竟北大政治系高材生。。。记住了一句话,以科学的阳光,用艺术的语言,讲人的故事
评分唐师曾是以前读世界博览的动力之一,个人英雄主义的杰比代表,文字生动犀利。2017再读旧作,依然敬佩向往。如今此类游历世界,以游记摄影为业的人很多,但却的是真正的激情和情怀。现在很少看到他的消息,不知老唐现在可好,相信他的生活依然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