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中英双语彩插本)》以《常识》第三版为底本译出,并收录潘恩驳斥和解主张的《致贵格会教徒书》为附录,以期更全面地展示潘恩的思想。书中涉及不少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如多处引用《圣经》,时常提及18世纪的英国政治家和风靡一时的学者等。这对l8世纪中后期的欧美人来说是“常识”,但对当代中国读者来说,却是一条深深的鸿沟。为了扫清阅读障碍,译者特意撰写了大量注释。以帮助读者弄清语义背景、相关人物和事件。近些年来,随着对西方文化了解的不断加深,潘恩和《常识》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内学者的口头与笔端;激情四溢而又理性睿智的《常识》也被不少学校和培训机构作为英文朗读、背诵的材料之一。因此,书后特附上《常识》的英文原文,以便读者能够领略到原文的风采。
美国立国先驱,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做过裁缝、教员、税吏,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移居英属北美殖民地后,积极号召并躬身参加美国独立运动,为美国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常识》是潘恩的代表作,其中的核心思想构成了《独立宣言》的基石,而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名(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也由潘恩取定。
火,黑暗因它而获得光明和温暖,但是火却总是在光明和温暖中化为一堆灰烬,有时候这堆灰烬还会被风吹散得没有踪迹。 这几天,终于从出版社朝九晚五的日子中结束了,回到了我的随心所欲中,而把自己幸福地扔到了那部厚重的美国新闻史中——这是一本我在书店驻足犹豫多次的书籍...
评分其实,早就听说过《常识》这本书。刘瑜和李海鹏的杂文集里都会提到托马斯潘恩和这本号称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首的小册子。读罢这本书,才明白为什么它能有如此的盛赞。 这本书诞生于1776年,距今200多年了。读这本书,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来。18世纪后叶,北美殖民...
评分我们的潘恩在哪里 据传当年的北美大陆,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读过或者听过别人谈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在几百年后,美国的历史学家还坚信,除《汤姆叔叔的小屋》外,在美国再也没有出版物曾发生那样巨大的反响。 然而...
评分被感恩与被唾弃的托马斯·潘恩! 中国人据说(如本书的评语)很神经病地喜欢他。 外国人据说很神经质地反对他! 常识只具有历史性的小读本,它的重要是因为它讲出了懒散的人没有去再讲的话。道理人人都懂,这叫常识。但讲得明白,讲得有情有理有节有热情的,不容易。 独立与和...
评分作者给这本书起这个名字,是大有见识和信心的表现。要知道,作为书中主要内容的民主共和制在当时仅仅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如今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在当时还在为要不要脱离英国独立而犹豫和恐惧,如今政治经济上覆雨翻云的美国联邦政府在当时不过是一个松散的殖民地同盟。然而,...
160630-160701。
评分潘恩的这本小册子,先是冷静理性地条分缕析,后是满怀激情地鼓吹煽动,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应该有很多热血青年,热血沸腾一呼百应了。 尽管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不过很多common sense在今天依然是缺乏的common sense。
评分掷地有声的大无畏加上了严谨而易读的论议,真·公知手笔。
评分潘恩的这本小册子,先是冷静理性地条分缕析,后是满怀激情地鼓吹煽动,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应该有很多热血青年,热血沸腾一呼百应了。 尽管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不过很多common sense在今天依然是缺乏的common sense。
评分历史性大于时代性,但最认同的一句话是德行不能遗传。有空把后面的英文版当阅读理解,顺带自己翻译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