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是作者从2009年到2012年春季的植物游记。更早些的旅游,以2006年的巴黎之行最为酣美,因而作者特地补写那次的篇章,作为旧时“花影屐痕”的代表。本书为读书旅行笔记类书籍,是偏于文史而非科学,对花木的欣赏是偏于观赏而非实用,作者更愿意将植物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不求草木之用,而是尽量去纯粹地发现和欣赏。
本书是“植物书话”类书籍,是关于植物的,也是关于植物书的,亦可充当“植物书籍目录”,在本书中第一次出现的现代植物图书版本资料,都一一注明,以备读者及同好者查索。
在编排上,这本旅行、植物、书话三合一体,打破一般结集文章按时序顺排的惯例,是倒叙式的,即新的文章(或行程)在前,旧的在后,往回倒着排列。将新我放在旧我之前,置于突出的位置,体现当下的心境。
沈胜衣,广东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寄生于机关的一介书生。发表大量文史书评、随笔小品,并开过植物书话、南欧文艺、电影和流行歌曲等方面十多个专栏,已出版有《满堂花醉》、《你的红颜,我们的手》、《书房花木》等。
行色花色,书事心事 依湄 红袖读书杂谈 闲静的冬日午后,读沈胜衣的《行旅花木》。书衣是浅淡的绿,与这些花木文字有种相宜相衬的好。沈先生叙写行旅相遇的好花好木,我则在他用笔栽种的好花好木中行旅。一路的绚丽清芬,连日来灰黯的心情也跟着变得“柔嫩喜悦”起...
评分「藻品 品书」「行旅花木」。 这本书融合我喜爱的三元素,花草,行走,读书,作者沈胜衣。本书讲述花草的风格让我不时想起旅美作家林达的文集,看似在讲述一段旅程,其实更多是旅程背后的人文历史。我喜欢这样有点厚重感的书。去年至今,我读了大量植物书籍,但和作者相去甚远...
评分「藻品 品书」「行旅花木」。 这本书融合我喜爱的三元素,花草,行走,读书,作者沈胜衣。本书讲述花草的风格让我不时想起旅美作家林达的文集,看似在讲述一段旅程,其实更多是旅程背后的人文历史。我喜欢这样有点厚重感的书。去年至今,我读了大量植物书籍,但和作者相去甚远...
评分花花草草总牵情 羊城晚报 □林伟光 很少有人不喜欢旅游,我也喜欢;但喜欢旅游可以有种种之理由,却还没有像沈胜衣如此特别的。你道他是被什么所牵引,说来或许不大相信,他的旅游完全是由花花草草所牵系着的。 这本《行旅花木》,所透露的,却也不仅这一份...
评分跋:拂了一身还滿 扬之水 在快速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一个安顿身心的诗境,是很难的,何况从事的职业就是在快速喧嚣的律动中周旋,但是《书房花木》的主人找到了。及至走出书房,在飞来飞去而非灞桥驴子上的行旅中,依然有他无所不在的诗境。 观堂先生说,“境界非...
“有空虚打底,能祛热中;有充实内容,可戒漂浮”。“安于污浊的外界、劳碌的庸生,只在内心的寂园开出那样的丰盛花朵,便自有悠闲平和之美了”。
评分海豚丛书的新装帧真好看,害得我连买了两本,回来一读,都很失望,这一本比《镜中流年》只稍好一些
评分了解诸如悬铃木,波斯菊,石蒜,秋茄树等等,如果我看过更多的植物,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共鸣
评分看过这本植物书话,终于对曾经的沈郎文字有了些免疫力。更喜欢他的《满堂花醉》。还有《你的红颜,我们的手》即将展读。。。
评分山川风物 自然风光 草木植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